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2018/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五根。

四名养育——能随四季时宜,尽心抚养。

五名智者——能以各种方便促使子女,俾生智慧。

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装饰之。

七名安稳——以母怀抱为止息处,最为安全。

八名教授——以善巧方便教导子女。

九名教诫——以善巧的语言,使子女远离一切恶行。

十名与业——能以家业,授与子女。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谨遵悲母的教训,孝顺而不拂逆,必得一切天人顾念、庇护,福乐无尽。这样的男女,就名为尊贵的天人种类,也许是菩萨为了化度众生,示现男女,孝顺恭敬,饶益父母。

一切世间,以何者为最富?何者为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最贫。所以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这与供养佛陀的福德一样,平等平等,没有丝毫差别,应当是这样去报父母的恩德。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六道,经过百千万劫,曾互为父母眷属,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由于从前各生中,有大悲恩的缘故,亦如现生父母的恩相等无异。这样从前所受的恩泽,尚未能报答,或者因为妄业所使,有时孝顺,有时违逆,甚至因执着妄业,视为怨仇。

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无明的障蔽,失去了宿命智,不能明白过去曾为父母;所以我们要对一切众生,常作报恩想,互利互助,不能利益一切众生的,名为不孝。

因为这个缘故,各类众生,于一切时中,亦对我们有大恩德,实在难以报答。这样的事实,就名众生恩。

父母的恩情,要如何报答,作为子女不但要对父母的起居饮食照顾妥当,更应关怀父母的心灵精神,让父母感到安心不孤独,进一步要提高自己的德行,行正道令父母安心,多慈柔语劝导开解父母学习佛法正见开启智慧,才能真正令父母从烦恼痛苦中究竟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

放生狐狸报恩记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

善待我们的父母

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孩子吃的...

怀孕时可以念什么经

问: 请问师父,我现在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三个月了,想...

及时行孝

单位组织了一次旅游。快到海边时,我们见到了这样一对...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无瞋才是最好的供养

我们可以看见这世间上,每天报章新闻不知多少人被杀或...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

当善良遇到狡诈凶残 它们灭绝揭示人性黑暗

编者按: 蒙上马的眼睛推下悬崖,仅仅为了自己的影视作...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佛教词典】三因佛性

(一)系天台大师智顗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所立...

【佛教词典】四明尊者教行录

凡七卷。南宋宗晓(1151~1214)编。又称四明教行录、...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

沉香烧炭

世间低廉的东西人人都买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较容易。高...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

念佛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我们念佛的最大障碍,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好像生极乐世...

皈依后在家人就可以穿海青了吗

海青,《佛光大辞典》解释得非常全面,对于我们增广见...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舍利弗的牛脾气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

神通不是辨别正法与邪法的标准

神通,根据佛经上讲,有妖通、报通、证通。证通就是一...

熬夜对身体的损害

地球上的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在白天的时...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

临终开示的技巧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