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本源法师  2018/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生命减少临终前的疼痛,死的尊严而安详。世间的临终关怀只停留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佛教净土宗特别注重临终助念,这是佛教的一种临终关怀,是一种究竟的超脱,不仅要解决生理和心理问题,更是灵魂的解脱。

佛教里面讲临终助念,因为我们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最后一念对于一个念佛人来讲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因为种种的因缘,可能最终靠他自力难以提起正念,所谓的正念就是要有正信切愿之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情况之下,如果有善知识给他开示,在他身边给他开示,给他提起念佛的正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到了临命终时很无助,如果说念佛的愿力不强他会很恐惧,很恐慌,忘记他当初曾经发的愿,忘记阿弥陀佛这句正念。所以在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曾经对临终助念有一段开示,叫临终三大要

第一,要善巧开导安慰令临终人产生正信。我们知道一个人临命终时能否遇到有人给他助念,这个是要有福报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到了寺院里面跟师父讲,说师父将来以后我临终的时候拜托你帮我送往生,这不是拜托不拜托的事,到了临命终时身不由己,万一在你临命终时这个师父不在你身边就没有办法了。就是你有福报能否感召有人给你来助念,还有你对佛号有没有信心?有些人贪生怕死还放不下自己的子女、财产,还留恋这个世间这个就是没有善根。在临命终时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有人给你善巧开导,善巧就是要有智慧,有人给你开导之后你能够生起信心这是有智慧,所以《弥陀经》里面讲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所以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开导后有信心,这个是有善根有因缘。

第二,大众要换班念佛,大家几个人一班,轮流给你助念。

第三,家人要配合,怎么配合呢?不要切记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误什么事?误往生的大事。世界的人情执很重,到了临命终时爱别离苦,让往生的人也动了情念了,这个时候就影响往生了,所以家属要配合。能够做到印光大师所讲的临终三大要,这个人是要福报和善根、福德、因缘,能够做到肯定蒙阿弥陀佛接引。

来参加助念的这些同修,如果能依印光大师所开示的三法去做的话,自己也可以因此因缘而消除业障,增长将来往生净土的资粮。你帮人家助念,将来以后人家也帮你助念,所以要多发心参与到助念的事业当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源法师文章列表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以一句佛号念诵听与本愿相应

印光大师根据《楞严经》以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推荐】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书中语语真实,欲得佛法实益。但以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

莲宗故事

(一)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

「心与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观音菩萨度众生的事迹,讲都讲不尽

我们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就一定要想观音菩萨为什么称作...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

三十六计教出好儿女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

【佛教词典】上座部

梵名 ārya-sthavira-nikāya,巴利名 Thera-Vāda。又...

【佛教词典】阴界

(界名)五阴与十八界也。...

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证严上人于晨语开示,有些聪明人反被聪明误,别人见他...

【推荐】爱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抛弃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关于放手的爱的公案,说有两个妇人在...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

以水譬喻七种人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

知恩报恩的雁王

从前,在波罗奈城附近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很多鱼...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

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

做方丈当执事,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你在修道当中遇着一些个障碍,这个障碍也有顺缘、也有...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