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如瑞法师  2018/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修道,大丈夫要用勇猛精进的心来对治姑且等待。今天一过,明天又懒,“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修道的事不能等,要常常念时不待人,时间不会等我们。

昨天一位居士说:“前二十年(他现在四十多岁了)每天想着快过、快过,为什么过得这么慢?到二十岁以后就想怎么这么快,不知不觉又一年!”我跟他说我也有同感,觉得好像昨天刚安完居,怎么今年又到安居了?就觉得太快、太快了!

我们一天又能做多少事情呢?我说的这个事情就是学习、修道。我们不要单单地学,要真实地以佛法来利益自己,只有自己精进起来才可以。有同学说,现在才发现实际是自己不珍惜时间。我们在五台山修行,在文殊智光的沐浴下,要慢慢练得有灵气才行,越学越修越聪明智慧,要培养自己自觉精进修道的心。

老法师在世的时候说,衣袍穿好了,等待上殿的功夫就可以静静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弥陀最方便,不费力气不花钱,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它念起来,养成一个习惯。

我们的心如果天天往外奔驰,忙一些不必要的妄缘,实际都是在损耗我们的能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养成一个习惯,接受正能量。我们天天念佛,如果你观想阿弥陀佛也好,文殊菩萨也好,在我们对面或者头顶,一直从顶门给自己输入正能量,光明进入到自己的身心,那你看看,内里的疾病是不是慢慢能够得到一些改变?心是不是越来越纯净?在律里佛为什么要让我们经行打坐,进来出去、屈伸俯仰不失掉正念?能够守护正念,实际就能够积聚我们的正能量。

给自己一个好的训练,每天利用五分钟、十分钟或半个小时,让自己静下来。静静地去思惟一句话,或者静静地诵经、经行、打坐,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用猛切的心来对治我们姑待的心,今天蹉跎,明天蹉跎,就会蹉跎完我们的岁月。

舍利弗有一个小弟弟,全家除了母亲以外,弟兄们就他没出家。还在他很年轻的时候,父母就着急地让他成家。结婚那天请了很多宾客,其中有一位女宾客120岁了,也坐在宴席当中。

舍利弗的弟弟一看到这位女宾客,那脸上的皱纹,还有颤抖的手等等,他一下就警觉,人生有年轻的时候,也有到老了不能自主的时候,起来要人搀扶,走路也要人搀扶,他的心里一下生起了厌离的心。后来他到寺庙里去出家,通过修行证得了阿罗汉果。

这是让我们知道,修行要观苦空无常的。真能观照苦空无常,才能真正生起来真信、切愿、实行,当我们这一生结束,愿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我们现在还在这个世界,但我们的心可以早早地放到极乐世界。在我们存在于娑婆世界的时候,好好地修行自己,同时也要好好地去帮助别人,因为真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学佛发广大的慈悲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成就自己,让自己能够在极乐世界有一个好的环境来修行,直至成就佛的功德。到时候还要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广度众生。

因此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要不离自利利他的事业。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佛法的智慧就要落实在从早到晚所做的每件事情上面。日复一日地通过观照思惟,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相,真正地生起来好乐佛法的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在《法华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

能遇到佛经是无量劫来的福德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观心无常,不再迷茫彷徨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心在哪里,...

世间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们对这个死,时时刻刻都要放在头上,放在脑海里。有...

人如群牛

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舍...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干任何事,决心和长远心很重要

今天我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到这里参加打七是来种善根...

10种易患癌症的人群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但是,经美国科学家...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

01、知足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后要知足,而是在追...

【佛教词典】无碍大会

又名无遮大会,即普施一切僧俗之大斋会。...

【佛教词典】蕴聪

(965~1032)宋代临济宗僧。广东南海人,俗姓张。出家...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

得了什么享用,先供养

我今天就讲一个字横,横就是不顺当,我们怎么把横顺当...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

不要对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

【推荐】人在愤怒时要有忍劲

和州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居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这...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何独摄念佛人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

杀掉嗔恨

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

「一日夫妻百日恩」有何含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其中的时间从一日到百日,这里的一日...

【推荐】念佛能创造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走进了佛堂,当我们提起佛...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皆得神足飞行愿

第九 皆得神足飞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