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智敏上师  2018/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因缘令得振动,般若教兴亦复如是,具多因缘。一谓欲破外道诸邪见故,二欲回二乘,令入大乘故,三令小菩萨不迷空故,四令悟二谛中道生正见故,五显佛胜德生净信故,六欲令发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萨深广行故,八令断一切诸重障故,九令得菩提涅槃果故,十流至后代益众生故。略说此十,具收彼意,令此教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唐法藏述))

我们为什么要讲般若?佛讲般若是什么原因?我们根据华严宗祖师法藏论师所说,他从《大智度论》里摘录了十个原因。

第一,“谓欲破外道诸邪见故”,要破外道的邪见。般若的正见犹如大太阳,光明一照,一切邪见、黑暗全部被扫掉了。这是讲般若的第一个目的——破外道邪见。

第二,“欲回二乘,令入大乘故”,回小向大。二乘的修行人,发出离心,还没有发菩提心的,给他讲般若,使他回小向大,能够转入大乘。

第三,“令小菩萨不迷空故”,权乘的菩萨,他们对空有执著,还有一些不理解,不能深透地领纳空性的精神,要使他们不执著那个空。

第四,“令悟二谛中道生正见故”,真俗二谛(胜义谛、世俗谛)讲中道的道理,使他们能够明白、悟到这个道理,悟到之后能够产生正知正见。那就是要生正知正见了。

第五,“显佛胜德生净信故”,般若是甚深的智慧,佛能够彻底地证到,那就显出佛的功德非常之高深、非常之殊胜,使我们对佛生起清净的信心。

第六,“欲令发大菩提心故”,《大般若经》正是为大乘菩萨说的,说般若真正的目的就是使众生发大菩提心,将来能成佛。发了菩提心之后,后面几个原因跟上去了。

第七,“令修菩萨深广行故”,发了大菩提心,就要修菩萨行,行菩萨道。

第八,“令断一切诸重障故”,这样子发了菩提心修行,当然一切障都能够断掉。

第九,“令得菩提涅槃果故”,障断掉了,就能证得菩提涅槃果。一切障——烦恼障、所知障,都断完了,菩提涅槃当然就证到了。

第十,“流至后代益众生故”,般若犹如传家之宝,还要传到后代去,利益那个时候的众生。

这是根据《大智度论》写的要讲般若波罗蜜多的十个原因,我们讲《心经》的时候,同样也是有这么十个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正月初三新春开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

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忏悔法门「无生观」很重要

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都有真正结合,无量...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来的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

圣严法师《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不住于相,相的意思在《金刚经》中讲得很清楚,即不住...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

【佛教词典】延寿(904—975)

延寿,字冲元,王姓,本贯江苏丹阳,后迁馀杭。年十六...

【佛教词典】不净事

【不净事】 p0322 瑜伽三十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寻思彼...

助念团以亡者身体柔软诓诱家属学佛,这样做对吗

问: 有些助念团在助念结束后,见亡者的身体没有软柔,...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心力和佛力的结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安世高大师的简介生平

安世高大师简介 安世高大师(约西元二世纪),安息国人,...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下品往生要多劫后才能见佛吗

问: 听说下品往生生于铁莲华中,多劫后才能华开见佛。...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

大安法师:学佛后患病对佛法失去信心,要怎么解决

问: 我有一兄长,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学过佛法,但...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

认输不是自甘消沉

认输,就是正视现实,实事求是,不抱任何偏见地正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