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大安法师  2017/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典,以及持咒,与念佛号是否冲突?该如何安排诵持?第二个问题:无意的杀生、堕胎、邪淫的罪业,该如何忏除?

大安法师答:念佛法门你既能听闻到了、相信了,从它的这个效果上来看,应该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我们读诵就读诵《净土五经》,要礼拜就礼拜阿弥陀佛,要供养就供养西方三圣,要观想就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口业要念佛号就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这个身、口、意都能够这样的专一地去做,这样就会跟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的关系呀,就会变得很熟悉。那么很熟悉了也就是我们阿赖耶识熏习的种子,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极有因缘,极有这种亲和力,那么自然随着这种力量,我们就会法尔自然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西方极乐世界现前,就过去了,就往生了。所以从他的往生的效果来看,一定要一门深入。由此善导大师特别强调专修,专修者万修万人去,如果杂修的话那就很难说了。但是如果你对其它的经典有特殊的因缘,念念《金刚经》、《地藏经》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把念《金刚经》、《地藏经》的功德进行回向,作为往生净土的资粮。而且从这个亲和力来看,那你专念净土的经典,它会更好。更好我们是强调一般的原则,对特殊的人也不是说绝对不能念,也是可以念,回向就可以。

这个杀业,确实要有杀心才构成。杀心、还有做前方便、有种种的这个条件哪,然后把对方的生命中断,这样就构成了杀业的一个本罪,如果缺这个几个条件当中的之一,都不能构成本罪,就构成等流罪。那么现在你看你是不是无意呢?比如说堕胎,你去堕胎就不是无意了,你就是有意了。

那邪淫的罪业,这也是你是有意了,如果不是对方的那种暴力上的强迫,你只要是愿意了,你只要在这行为当中有一念快乐了,这就不是单方面的强迫了,就构成双方面的,那你就成了淫业的一个责任主体了,邪淫的责任主体了。

这些如果是你受了五戒的话,从一般原理来讲是不通忏悔的,是忏悔不掉的。现在很多人以为我只要,我受戒受了五戒了,到时候呢,我犯了也没有关系,我忏悔忏悔一下就可以了,这是不能,有的是可以忏悔,有的是不能忏悔的。所以为什么叫断头罪呀?你这个头都砍下来了,你能接得上吗?你能活吗?活不了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受了戒,一定要有严格地持戒意识,实际上做为一个正人君子来看,这五条戒并不是很难持的。那你万一觉得有条戒你很难持,你可以暂时不要去受。但实际上杀盗淫妄四种罪,你即便不去受这个戒,你犯了仍然有本性上的罪业,仍然要遭受这样的因果,只不过是你去求戒了,你再犯又加了一重犯戒罪。所以你就以大惭愧心,那就好好念佛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

你能够这样做,你就是菩萨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何等众生具备往生净土的资格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佛教词典】梵众天

(天名)色界之初禅天众分三级,下级之天众云梵众天,...

【佛教词典】子果

(杂语)子者种子也。种子所生之果,谓之子果。果所生...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

照见五蕴皆空

《西游记》里有一段情节,是大家都熟知的。 孙悟空的...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死尽偷心,方能出尘

死尽偷心,它真的也是一个境界,是一个技术活,是需要...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