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净界法师  2019/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会有什么过失。

先看缘由。请合掌。请一位同学把它念一遍。

戊一、缘由。

无出离心无息灭,

希求有海乐方法;

由欲有乐缚众生,

故先寻求出离心。

好,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就是说一个念佛的人,如果他没有经过一种出离心的修学,他刚开始就把佛号提起来,这个时候有什么过失呢?

他流转到现在,为什么流转呢?他肯定内心当中对娑婆世界有贪爱跟取着。他只要是没有修出离心,他念佛的当下,内心的深处,一定有对三界果报的爱取,因为他过去生会留下这方面的习气。

什么叫爱取呢?希求有海乐方法。他对三界这种快乐的果报有一种希求,有一种期待。既然有所期待(他这个有欲就是期待)、有乐,这个三界的快乐,就会产生一种系缚,他就会启动生死的业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求出离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临终业障现前没有念佛,能往生吗

问: 病人平时信愿具足,念佛功夫不错,但临终时业障...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大势至菩萨」名号的含义

大势至这个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联系在一起的,大势至...

怎样选择四十八愿中与自己相应的愿

问: 经过师父的分析、解释四十八愿,弟子对弥陀的功德...

念佛的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推荐】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个忆念: 忆念真如、忆念阿弥陀佛名...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彭鑫博士:如何吃素才能健康

1 问题的引出:面黄肌瘦 时下出现很多饮食新理念,其...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

定业可转还是不可转

问: 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

修练我们的定力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禅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

【佛教词典】法身舍利

1、指佛所说的妙法。   2、指佛所说的经典。   3、...

【佛教词典】念佛

梵语 buddhānusmrti,巴利语 buddhānussati。即在心...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人的两大贵相和两大富相

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天,曾国藩在日记中记下这...

出家众要远离五种欺诈的邪命

这个诈,这种欺诈,从一个出家众来说,有五种欺诈的邪...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有时我们认为是冤枉的业,是法律不公,或者处理你这件...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

虚空眨眼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

当你摆平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没有所谓的不平

什么叫无量层次关系呢?比如说,这是一个zero,这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