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智者大师  2020/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果报之身形,如果不曾遭逢善知识,结果又再作了一切的罪业,真的是无恶不造。为何临命终时只要十念便可以成就往生,而得超出越过其在三界中所结下恶业之事,这要如何会通呢?

答: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其善恶业种子到底是有多少,其强弱为何,此者并不容易得知。但是就他临命终时能够遇到善知识,而以十念成就往生而言,皆是因为他宿世的善业力量强大,才能够遇到善知识开导,而在临终之时有十念成就往生之事。若是恶业众多的人,善知识尚且无法遇到,何况说到要十念成就往生。

然而你认为无始劫以来的恶业比较重,而临命终的十念力量比较轻,如今以三种道理来比较度量,让你知道所谓的轻重是不一定的,是不在于时间的长远或较近,也不在于多和少。什么是这三种道理呢?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所谓在心者,凡是众生造罪之时,皆是从虚妄颠倒之心而生。

而念佛者,是从善知识身上闻说阿弥陀佛真实的愿力功德、及万德名号所生之真实菩提心。造罪是虚妄颠倒之心,念佛是真实菩提心,一个虚妄一个真实,岂得相比而并论呢?

譬如一间一万年来不见光明的闇室,日光只要暂时照射过来,而其中之黑闇便顿时消灭,岂可以说因为它是长久以来的黑闇,而不肯立刻消灭呢?

第二所谓在缘者,凡夫造罪之时,是从虚妄愚痴闇蔽之心,缘于虚妄境界颠倒而生。念佛之心,则是从听闻到阿弥陀佛清净真实的功德名号,缘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无上菩提而生心,如是一个是清净真实之境界、一个是邪伪之幻相,岂得相比而并论呢?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箭入极深毒药极烈,伤害肌肉穿破骨头,一听闻到灭除毒药的鼓声,随即竹箭拔出毒药消除,岂可因其箭入极深、毒药极烈,而不肯消除而出体内呢?

第三在决定者,凡夫造罪之时以有间断的心,以有后念后世之心。而念佛之时,以无间断之心,以无后念后世之心,念佛之后随即舍弃性命,因为念佛的善心极为猛利,是以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譬如十围之粗大绳索,即使是一千个人也没有办法拉断,但是一个弱小的童子,只要以一把利剑用力一挥,须臾之间即可分成两断。又如以千年的时间累积的柴木,只以一颗如豆子般大小的火苗焚烧之,只要很少的时间即能燃烧而尽。又如有人,以其一生的时间来修行十善业,本来应当得生天上,但是临命终时,起于一念坚固决定的邪见,随即堕于阿鼻地狱之中。

众生的恶业虽然是颠倒虚妄的,但是因为极为猛利的缘故,尚且能够排止一生善业的果报不起现行,令其堕落于三恶道之中。更何况是临命终时以勇猛心来念佛,以此真实无间断的无漏善业,而不能排除无始的恶业不起现行、而得以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这是不可能有的事。

又经典中云:以一念至诚心来念佛,可以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是因为念佛之时,心念勇猛坚利的缘故,而得降伏除灭恶业,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因此不须怀疑也。上古以来相传所说,判定十念成就往生是指别世别时之意者,这种判法一定是不对的,何以得知呢?

《摄大乘论》所说的是:‘由于只是发愿而已,全然没有修行。’《杂集论》云:‘若有发愿欲生安乐国土者,即得往生西方净土。若是听闻无垢佛的名号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者都是别世别时成就往生之正因,因为这都是全然没有修习正行的缘故。

但是若是将临命终时正念无间断、以十念勇猛坚利的念佛无漏善行,当作是别世别时才能往生来理解者,这种误会实在太大了!愿诸修行者深切地思惟这个道理,自己坚固其信心,不要相信其他歧异的见解,而导致自我堕落陷溺也。

净土十疑论》 法宣法师白话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者大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慈舟大师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学人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净土宗的...

妙莲老和尚:念佛就是消业障

念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

星云大师《临终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病了,病得很久,病得很重,我请...

是否要祈求阿弥陀佛帮助驱除贪嗔痴

问: 是否能够在念佛号之前祈求阿弥陀佛佛光加持,帮...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

【佛教词典】律仪有八种

【律仪有八种】 p0858   瑜伽五十三卷四页云:复次律...

【佛教词典】精庐

(杂语)精舍也。玄应音义十六曰:精庐,庐舍也,即精...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

烦恼和生气有意义吗

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

修净土法门的感觉---法师谈话实录

居士: 我现在还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观心的法门。后来我...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推荐】在家人应不应该看电视报纸

问: 现在打开电视、报纸,每天报导的都是色情暴力、...

人生的目标该如何设定

设定目标当中有二个内容:第一个是自利的功德,第二个...

邪见造的业是最重的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

妙莲老和尚《拜佛念佛的方法》

(一)拜佛的方法与功德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