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2021/10/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①,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②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①三昧:正定、正受。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也译作三摩地。

②劫:时分、大时、长时。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计算的远大时节。

【译文】

此想成后,要一一次第观之,不得杂乱,要观得很明了。闭目开目,守令莫失。唯除食时,恒常忆想此事。像这样专心观想,名为粗见极乐国地。继续深入,想心渐微,觉念顿除,正受相应,证于三昧,则真见彼境微妙之事,了了分明,不可具说。这是地想,名第三观。

佛嘱咐阿难,你要好好地记住我说的话,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想脱离苦海有缘能信受者,说此观地法。若能观见极乐净土琉璃地者,能灭除自身八十亿劫有漏的生死之罪;舍身以后,必定生到佛的净国,心中对此确信无疑。如此观者,名为正观;不如此观,则是邪观。

【按语】

第三观:地观。所观之境在前段。即第二观中描述地面各种庄严之文。此地为阿弥陀佛历劫以来净德所成,唯为救度众生而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

四十八大愿——(第13愿)佛寿命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遍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我们可以不接纳伤害

我们要欢欢喜喜地去面对一切,因为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条...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开悟后正好...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

认识缘起法而发起菩提心

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 我们如果通达了佛法,必定会发...

【佛教词典】字曼荼罗

(术语)即种子曼荼罗,四曼中之法曼荼罗也。若修行者...

【佛教词典】五色线

五色之线缕。又作五色綖、五色缕、五色绳、五色丝。即...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许愿还愿呢

许愿和还愿,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事佛礼佛的一种方...

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父母的累都是为了子女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地主对他的佃户很好。有一次,...

毒瘤恶疮该如何处理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

如何与慧律法师交流问题

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交流,修行中...

三种人生比喻

有一位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