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2017/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的人。

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妻妾,财富万贯,奴俾成群。他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他曾于过去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深闻法要,契入不二;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

一、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白衣是代表平民的意思,是相对于做官或出家的人而言,中国的出家人穿缁衣,是染了不漂亮颜色的布。维摩居士虽然是在家人,但能够奉守出家人的一切戒律的行为,心是出家的。

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

虽然表现是在家人,心已经跳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一切不执着。

三、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虽然与在家人一样,有太太和孩子,可是一直修的是清净行。

四、现有眷属,常乐远离

本身有许多眷属围绕,像是父母、妻子、朋友、学生等等都算,可是他的修行境界是不会留恋这些的,已经超越了。就像儿女大了,就不要再牵挂了,互不相欠,也不要指望儿女回报,否则你下辈子可能变成儿女的儿女来还债。也有朋友为儿女不肖而愁,我便劝他们看开些,社会上年轻人一定有好有坏,不可能个个都好,也不要要求自己的子女一定全都是好的,总要分担一些吧!自己家里样样都要好的,不是菩萨道。别人的苦难我们挑一些,这也是回向。

五、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

常有人说某某女士已经学佛了还打扮那么浓。这有什么奇怪?难道学佛就不顾形像,使一切众生不愿亲近你吗?你看观世音菩萨打扮多好看,头上挂的,手上拿的,都满了。

菩萨要相好严身,不要使人讨厌,并不是为了漂亮。维摩居士也带珠宝,不是为了诱惑人,是要庄严这个色身。我们人的色身太脏了,把皮剥下来里面又脏又臭!所以要庄严色身,但是心里不要执着。

六、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

在家人当然要吃要喝,但是一切的饮食营养是为了自己得道用,如果吃了反而妨碍自己学道就不吃了。

七、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

维摩居士也进出赌场,也下棋,也去娱乐场所,但是他去这些地方是为了方便教化度人,在那个场合仍然还在布施持戒。这不是你们所做的,尤其你们出家人,要懂这道理。

八、受诸异道,不毁正信

学了一切外道,同外道都有来往,但是以佛法的正信教化人。

九、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世典是世间一切学问,他没有不会的,但是他真正的中心是修佛法,是大乘道的居士行为。

十、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

因此维摩居士到任何场所都最受到尊敬,受人供养。另一个意思也可以说,维摩居士自己对待一切众生,都是以最尊敬的心,没有看不起任何人,都是在以法供养。

十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

他坚持走正佛法,毫不马虎,就是:宁可将身下地狱,不把佛法当人情。一讲到佛法,毫不客气,没有人情讲的,不对就是不对。

十二、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

维摩居士也做生意,一切谋生的事业都做,所以养了那么多人,像宝积菩萨这些人,不做生意,钱哪里来?谐,是描写他谈笑轻松和谐的样子。偶,是什么都来。但是赚了钱也不会高兴,都是为众生赚的。

十三、游诸四衢,饶益众生

他外出游玩,随时随地都在做利益别人的事,到了哪里,哪里都沾他的光。俗话说:龙行一步,百草沾恩,就是这个意思。

十四、入治正法,救护一切

他在所住的毘耶离城等于是当地的主席,尽量爱护犯错的人,重的罚减轻,轻的罚取消。如果居士从政或者执法的话,要有智慧,但是不能一味的慈悲,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十五、入讲论处,导以大乘

到了学术团体,他会用种种的方法,引导人走入佛法的大乘道。

十六、入诸学堂,诱开童蒙

到了幼儿园小学,会用诱导的教育教导不懂事的孩子们。

十七、入诸淫舍,示欲之过

他连妓女院都去,但是他在其中说法,使人解脱淫欲。

十八、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他也去饮酒场所,有酒德,喝酒心不醉乱,因自己的清醒,能使酒徒不沉迷,能自救自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推荐】不要倒霉了才来学佛修道

像你们又修道又念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

临终正念需要有调伏力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念佛干嘛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 因为我们...

【佛教词典】远离

【远离】 p125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

【佛教词典】八斋戒

(名数)又作八关斋戒,八支斋法等:一,不杀。二,不...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

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蕅益大师,他在二十五岁时,他有一次在径山坐禅。坐禅...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梦参老和尚《佛七开示》

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

【推荐】为什么一个人会有造业的倾向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推荐】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