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正念需要有调伏力

净界法师  2025/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正念需要有调伏力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念佛干嘛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强大的生死业力。我们每一个人的投胎,都是由业力而来的,但是业力形成的因缘,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在《楞严经》上说,什么叫生死业力?

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这个外境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事情。我们先有感受,这个时候没有影像只有感受:如果是满我们心中的希望的,则出现快乐的感受;如果它是违背我们心意的,那就出现痛苦的感受。但是感受过去了,马上经过想象,就会创造一个影像出来,这个影像第三个就是受想行,我们就住在这个影像了,而且就深深好乐。

如果这个影像是来自于痛苦的,问题不大,痛苦的经验对我们不会产生一种牵引的力量。最可怕的是,它曾经让你感受到快乐,让你感受到幸福的感受,而这个影像你就会产生坚固的执取,叫爱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如果你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你一定会来三界投胎,一定会再来的,因为你内心的深处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有一种坚固的影像,这个影像就是爱取。

也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人对生命的了解都是片段的,没有一个人看到人生的全貌,只希望我心中的影像再出现。其实人生苦多乐少,我们付出太多,但我们得到的快乐太少。佛陀说,就像刀上的蜂蜜,我们为了要舔那个微少的蜂蜜,我们被刀子给割伤了,但是我们却没办法记取教训,我们每一次都愿意来轮回,因为我们被心中的影像骗了。

我们为什么认为人生是美好的呢?因为你根本不在乎外境是怎么回事,你在乎的是你心中的妄想,问题在这里。当你在回忆人生的时候,你是把过去的影像拿来回忆。所以你被你的妄想严重地误导,这叫做无明,或者叫盲点。如果你在临终之前,你没有成功地把心中的影像给化掉,你是不可能往生的。

你说我往生的愿力很强。诸位,你念佛的愿力怎么强,你不可能强过你无始劫来那个数数现行、深深好乐、那个多生多劫栽培出来那个业力强,你不可能的。就像憨山大师说的,你念佛是今生才栽培,扣掉工作、吃饭、睡觉,念佛顶多四个小时。你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打了二十小时的妄想,连睡觉都打妄想;你用四个小时的佛号,去拼二十小时的妄想,而且你也不见得能够念四个小时的佛号,你就知道了。所以解决问题不是靠行力,要靠善巧智慧,你要转,要转识成智,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思维苦谛。

其实你心中的影像,虽然给你快乐,但是它也给你很多、很多的痛苦,它会让你生生世世的轮回,让你每一世的轮回,都深受老病死的折磨,甚至于严重一点的,它把你带到三恶道去。你付出的代价太多,你得到的快乐太少,你划不来的,所以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我们到极乐世界也是快乐的境界,而且快乐五尘也是有影像,不过这种快乐是没有过失的。你喜欢吃蜂蜜,这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要吃刀上的蜂蜜,你吃玻璃杯里面的蜂蜜,多好呢!所以我们要透过智慧来化解心中的问题。

你今天会坐在这里,仁者心中,必有一物,这个是六祖大师说的,你心中或多或少,一定有一个影像在牵引着你。在世间法说,这个是一种追求物质的动力──欲望。他为什么辛苦地去读大学,他为什么辛苦地工作呢?他心中一定有个东西在支持他,就是一种妄想、一种影像。每一个人影像不同,有些人要买房子,有些人是想干啥干啥。这个都跟他过去的生活经验、他的遭遇有关系,可能今生,也可能前生。但不管是怎么来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把它消灭,这个要靠智慧。

你必须要跟自己沟通,告诉你自己,放掉它对你是有好处的!我们的心中是要有寄托的,没有错,凡夫不能无住。但是你有更好的寄托,你可以把你的心,寄托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它也会让你快乐,而且这个快乐没有过失。你不要把影像寄托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你都要付出代价的。你何必呢?

所以我们从内心的安住开始调伏,我们透过教理的学习,你开始检查你内心,你哪里出了毛病?你今天会轮回,你一定有问题,你没有问题你不可能轮回,除非你乘愿再来。仁者心中,必有一物,那个东西你没有消掉,临命终的时候,你想怎么念佛都没有用。真的,你不是它的对手。我希望大家不要低估你无始劫来所留下的那些妄想的力量,不要低估了它们,它生生世世陪伴着你。

所以我们必须透过教育来调伏,我们只能提供观念,当然做还是诸位要去做,但是我们把方法告诉你,怎么去检查你的妄想,怎么去做一些修正,去调伏你的爱取,把你生死的业力斩断。临终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去束缚你了,你才能够轻松自在地往生。

如果三界的业力,把你绑得死死的,你临终是跑不出去的。所以为什么要厌离娑婆才能够欣求极乐?你要把你这个三界的绳子,先把它解开来,你才可能去的。假使你不处理我们生死的问题,那祖师讲直接欣求极乐就好了,干嘛要厌离娑婆呢?

所以你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把这个三界的绳子解开来;第二个,才跳得出去。所以这个调伏力,这也是我们教育的重点。

从苦谛的思维,告诉你自己,老是执着你心中的影像,虽然它会给你短暂的快乐,但是你想一想它背后那把刀,你为了这个付出了多惨痛的代价,你想一想,你值得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

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有两种差别

我们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

劝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灾难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

【佛教词典】立因

梵语 sthāna。为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等五因...

【佛教词典】沙弥十戒相

子题:华鬘涂身、倡伎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明相。尽...

寺庙对联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1、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

怎样求得平安

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

做恶梦的时候,你还能念圣号吗

假使说,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念佛号,能够念大乘经典一句...

转苦为乐

人世间有很多人都能够忍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供养佛陀的发霉玉米团

为善就好像掘井一样,只要井掘开了将水汲出来同样会再...

革除习气

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

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

长眉罗汉施神通度吝啬妇人

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