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宏海法师  2024/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边也要有因缘条件的。在《般舟三昧经》里边,有一个叫做《四事品》就讲到,说这个菩萨行者想要快速地得到这个三昧,有四种情况你要达标。什么四种情况呢?

一个,“一者所信无有能坏者”。他对这个法,他修法的这个三宝因缘,他的信心能不能坏,就是被任何情况给冲淡了,或者彻底给截断了,如果有这样的情形,那么这个三昧就得不到。所以大家想想我们现在信心怎么样?上次我也讲了,现在几乎所有我出去弘扬讲说,就是为了劝大家的信心质量再提升,再凝聚,再把它炼得纯一点,信心不坏呀。大家想,那个时候的行者,基本上这个都能合格、及格了。

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呀,大家想想,我们的信心能不能坏?坏得不行呀,我们的信心一不小心自己就坏了,就自己就作。另外一个呢,被他人来坏,各种各样的世俗思想,各种各样的他宗见解,一不小心就听得走了。我遇到好多同修来问问题的时候,都是说“听说……听说……”,他就两个字,我说听谁说嘛,说听某某人说,听某师兄说,就不听佛说。所以我们的信心被自坏,被他坏,还有一个被业障坏,宿世的惑业苦现前的时候。所以首先一点,“所信无有能坏者”。

第二点,“精进无能退者”。发心修行,那你这个精进心怎么样?我们现在一听说,哇,你太累了呀,你这样太执着了呀,你要注意休息呀,马上我们是什么反应?吃素、吃素,吃得好好的吧,稍微有点什么因缘,他说你营养不良,你什么反应?就什么东西都需要我们精进,精进就是勤呀,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去这个事上去推动,去坚持。

这个坚持很难,大家要知道,所有的人的认知,比如说在底层,那么我们脱颖而出还可以,毕竟宿世修的善根还在。当然你走到中层的时候呢,大多数的人都停留在这个阶段了,你再要往上走,就会很孤苦伶仃了,知道吧。甚至有时候在大家眼里,你已经成了一个异类,要受人的窃窃私语,这个时候你还要继续走。为什么?因为确确实实轮回的多,成就的少,那就说明我们轮回路上的人就乌泱乌泱的,成就路上的人就是望不到边的见一个,已经不错,妙高峰顶。所以这一点,“精进无能退者”。

第三个是什么呢?说“智慧无能及者”。就是一般人的智慧达不到。那我们想想所谓的智慧吧,我们也没有开悟,那么对于佛法见解,哪怕是深入经藏,智慧还没有如海,对吧。但是我们真的对净土,对于念佛的这个见解能不能不动摇,不被转走,你能有这个力量,那说明你的智慧就无能及者。不被轻易地转,因为坚持太难了,大家要知道,这个需要无间的大智慧,就时时刻刻在我们的一念正念中,你确定说净土法门是多么殊胜,念佛往生是真实不虚,整个这个因缘法中,所有的人都没有这个见解,那你生起自信来,这样的话,你的智慧就无能及了。

第四个就是“常与善师从事”。诸位要知道,你真的能够遇到一个善知识,或者你遇到的都是善知识,这个福报要巨大巨大的支撑力。你想我们在我们的菩提道业上遇到谁,太太太重要了。我自己这方面真是,释迦牟尼佛都可以说“我见是利”,获了大利益。

我自己现在回想一下,从出家,一个白纸,一个生瓜,到慢慢地读佛学院,到一块儿的同修道友,到后来相伴的这种法侣,真的就没有一个曾经能坏过我的菩提道的,都是来增长,都是来护持。这一点我觉得真的是非常感恩。就是我们现在能够遇到一个善师,他是不忍众生苦,不忍圣道衰,哪怕就是具体的因缘中占到一件事,咱们就不要说发这么广大的心了,一件事他能够一直坚持,为了众生的法身慧命,为了三宝这种事业的担当,看到大家都在这个大黑暗中不知道何去何从,那么这个时候,他能够实情相告,就说是法说是法,非法说非法,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佛是这么说的,这就已是很好的法缘。

就这四件事能够达标,那么你就能够快速逮得三昧,这在《般舟三昧经》里,我们对照一下。他实际上就是对那个时候的人提出了修行的要求,根性的要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

困境即是赐予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

星云大师《逆境》

吾人生命的成长,要靠许多的逆境来磨练;当逆境来的时...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色身从何而生,又从何而去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

圆因法师:浅释放生

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佛教词典】贞实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

【佛教词典】十八经

(名数)毗伽罗论等之十八也。...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秽土成佛与净土成佛

其实,成就初地以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简单...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净土法门四忌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为心情放个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

在家居士应注意的威仪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

入寺方知三宝恩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