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秽土成佛与净土成佛

净界法师  2024/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秽土成佛与净土成佛

其实,成就初地以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简单方式的成佛,那你就直接到秽土成佛。你不用大费周章去成熟众生、庄严佛土,你就像上一次释迦牟尼佛这样子,就直接随顺众生的业力,众生在哪里投胎,你就跟着众生投胎,叫做八相成道。就是假借一个母胎,来到人世间,陪着众生成长,陪着众生生老病死,然后从这个地方弘法。那叫做秽土成佛。秽土成佛的重点在于大悲示现,所以他本身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庄严一个国土,然后再把众生接到这个国土来,所以他的因地时间比较短。这个是秽土成佛。比方说,我们这一界的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他这一次的应化是选择秽土。

你如果选择净土成佛,那过程就很复杂了。你这个菩萨要先到诸佛国土去参观一下:这个国土空中飘出各式各样的宝华,这个好,我就发愿,我以后的国土空中一定要下出清净、庄严的宝华;这个国土的每一个天人、菩萨身上都有各式各样的光明,这个对修行也有好处,可以摄受众生!

所以你就怎么样呢?你就收集所有国土的好处,你就一一地发愿。当然,你愿发得越多,那你这一期的应身佛的时间就拉的越长,因为你要准备好国土,众生才能投胎的。这个时候你对于你的未来的国土的正报、依报有什么要求,你就广泛亲近诸佛以后,你认为很重要的事项都把它抓过来,然后就发愿,发四十八愿、发二十四愿。

然后你就开始行六度,去把这个愿填满,一一地填满。填满以后还有一件事要做,跟众生结缘。你不能创造一个国土没人投胎啊!所以你就必须同时以你的同愿同行去招感跟你有缘的众生。

你喜欢修光明,刚好有些人也喜欢修光明,他就跟着你走;那你喜欢修禅定、修神通,这些人也喜欢跟你。所以,净土成佛,他必须要创造清净的国土,还要招感跟他志同道合的同愿同行的眷属。等到这两个都成熟了,这个佛土就可以出现了,他的佛身也可以出现了。是这样子来的。这个就是他的因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圣严法师《处处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为尚是未见佛性...

法布施里面最大的功德

用净土法门来劝勉众生,这是法布施里面最大的,于是功...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蕅益大师的生平德业

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这个清,是大清了,清朝。蕅益...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问: 我是一个虔诚信佛已皈依没受戒的俗家弟子。我的家...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这两个思想的交互应用的...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

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

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

【佛教词典】佛田

比喻佛为植福之田,供养佛能获得一切福,消灭一切罪。...

【佛教词典】四谛十六行相

【四谛十六行相】 p0457 瑜伽三十四卷一页云:由四种行...

梦参老和尚说「梦」

缘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

慧律法师《你侬我侬,障碍修行》

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布袋和尚笑痴度世歌

无心话儿无心来,痴痴呆呆看世态, 是非曲直无须分,...

人生是苦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

有痛苦生命才有意义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差别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是...

从不遗失物品的妇人

过去有一个妇人,常常很自信地说:我不会遗失任何东西...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

人生八苦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

坠入啼哭地狱的婆提老者

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一天黄昏,波斯匿王来到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