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2018/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欲则能刚强,你“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就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不是没有,“无”是无限量、无穷尽。那么,我们怎样有一个“无”的生活呢?有四个修行方法:

第一、诸恶无染:“染”有渐进的力量,不容易使人察觉,因此,对于一切的恶习、恶念、恶事、恶友,我们不要去沾染,一旦沾染,就不容易舍离。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只要为人正派,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去做,自然不会招惹无谓的麻烦。

第二、诸行无私: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无私,所以成其大;日月无私,所以能遍照。人生假如想要有一番作为,你凡事只想到自己,只有招致自私的结果,没有人缘、没人帮忙,势单力薄,难以成事。反之,若是心念作为皆能为大众设想,自然会有大众的因缘共同来成就,结果必定会更好。

第三、诸心无住:倘若我们平常的举心动念都住在五欲六尘里,念念在金钱上,念念在爱情上,念念在名位上,必然患得患失,不得安宁。《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所住,就能无所不住,“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如虚空一般,生命必然扩大无比。

第四、诸情无执:一般人与人互动付出时,总希望能获得对方同等分量的回报,用情愈深,期待愈大,如果没有符合自己所预期,烦恼也就越多。佛教则主张用理智净化感情,用慈悲升华感情。你的感情升华了,你不执着,就不会有情执。古人有谓“情到浓时反为薄,情到深处无怨尤”;佛门也说“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你没有执着,看起来好像无情,其实平平淡淡最是真,平平常常最永恒,其中蕴含无限慈悲,无限智慧。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吾人薄地凡夫虽尚未能体证,至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努力做到四种“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问: 师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蕅益大师:观四念处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你们跟师父们不一样的...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

这个寿命不值得我们去贪恋

众生浊,三缘和合(父缘、母缘、自己的业缘)为体,色...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禅门的修道,并没有特别奇特之处

无门慧开禅师(11831260)是宋代着名高僧,字无门,杭...

星云大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

为什么中医提倡五点钟早起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

受到了伤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当受到伤害,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天塌了,地陷...

【佛教词典】月宫

(界名)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

【佛教词典】果报

就果之义,若分别之,亦可说为果报二义。果者结果,报...

悉达多太子见老病死而出家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

心无片瓦

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

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开车做饭的时候,是提起佛号还是观照好

问: 师父慈悲!请问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

六种女性的不同性格特点

人有男女之别,男女之间除了身体上的构造不同,心理、...

袁宏道以神力摄引弟弟神游净土

明朝的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头居士,是湖北公安人。他...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 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话,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话

问: 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拿着一位高僧大德的话去否认...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问: 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

不去对治昏沉,你就在不断增长愚痴

关于昏沉和掉举的过失,《宗大师》说昏沉的自体是痴。...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