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净界法师  2020/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你不服气,好,我把菩萨的因地给你们看。就是说,你的因地只修四念处,菩萨的因地是以无所得心广修六度法门。

所以,当般若会上佛陀展现菩萨的因地的时候,声闻人从怀疑变成后悔,开始自我反省,“是我等咎”。怀疑的对象是针对佛陀,后悔的对象是针对自己。因为到了般若会上,他看到菩萨的因地,真的是,那比我们殊胜太多了!到了般若会上,阿罗汉开始自我反省了。他说其实不是佛陀偏私了,是我们自己的修学有瑕疵。

“非世尊也!所以者何?”因为“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就是如果我们今天稍作等待,不要急着去证入小乘的涅槃,等待佛陀说出成佛的正因。什么叫“成佛正因”呢?就是发菩提心,广修六度的一个正因。然后我们去修这个大乘的正因,我们当然就得到大乘的涅槃。

但是可惜的是,当初接触小乘的四谛法的时候,我们不了解这是佛陀的方便跟随宜。方便是约着法来说的,佛陀开出不同的大小乘的法门,叫做方便;随宜是约人,佛陀把什么法给什么人,叫做随宜,约人叫随宜。我们不知道这三乘是佛陀的方便随宜的说法,一听到《阿含经》的四圣谛以后,就马上修学四谛法而思惟取证。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阿罗汉们从方等的疑惑变成了般若的后悔。他的后悔是这样说的,就是说,佛法讲因缘果报,这因缘果报的道理不是只有世间的有漏的因果,包括出世间也是因缘果报,这通于世间法跟出世间,都是因缘果报。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是这样来的:三乘的因地不一样,菩萨的因地是发菩提心、修六度,我的因地是发出离心、修四谛,所以这三乘的道就各走各的。而我已经怎么样呢?我已经错失了菩萨的因地!

也就是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阿罗汉为什么甚自后悔跟感伤?觉得说我永远没有机会成佛了,因为我的因地已经是这样子走过来的,因为我错失最好时机了!我当初要是稍微等待一下,不要这么匆忙,好好地把整个方等、般若都听完了再来修学,我怎么《阿含经》一听到四圣谛就马上证入呢?他以为说这件事情是不可挽救了,没办法救了。你错失了因地,你后面就没机会了。就是你这个人一辈子就这样子了,就阿罗汉。他不知道法华会上还可以对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结叹六度的四种威德

《解深密经》云: 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 ...

【佛学漫画】浅谈般若

浅谈般若...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

别辨心相明去取——圆心之相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

去除烦恼习气要下狠心

但是我们这些烦恼习气也不是一生养成的,过去无量劫来...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

前些日子,有位长期住在美国修行的法师写信给我,提到...

发心的意义与类别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发...

【佛教词典】七母天

指焰摩天或大黑天之眷属,为七女鬼。又作七摩怛里天、...

【佛教词典】通达转

【通达转】 p1025 摄论三卷十三页云:二、通达转。谓诸...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我们要对佛号生起决定的信愿

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广置义田的顾正心

广置义田,就是买一些田来做善事,这是在《懿行录》里...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

隐密暴露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楼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诚,还是要担当社会的责任

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