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成刚法师  2020/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思维死亡的过患,借以激发修习正法的信心。

以一切众生的重心,都在世间的五欲六尘、声色货利,乃至衣食住用上,未有闲暇的时节因缘,也从来未思考过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所以于此生死泥坑,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乃至没顶,不能透脱。故我佛大慈,巧设方便,令我等念死。借此以启迪我等内心的觉悟,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于生死长夜,迷途知返,走向新生,趣入解脱。

念死首先要思维此世不能久住,死无常的道理。我们应当这样正念观察,即不念死的过患,就在于它是招引今生乃至不可穷尽的未来世一切生死祸患的根源。虽说不能尽,然要欲说之,乃有其六:

第一、不念正法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就不能对今生的死与死后的去处,乃至不可穷尽的未来世,感到可怕,而厌离生死,乐求涅槃,常思出离,放捨现世,修行正法。若如是者,则重心不会转移,依然在此世间五欲六尘、声色货利、衣食住用上,生死长夜何由以彻?是永无出头露日之时也,可不哀哉!

第二、虽念正法而不修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虽然众生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的,然总是未有决定,以为时间还早,习惯于玩留恶习,作这样的思维:我今天不唯未死,且精力还很充沛,身心也很健康。这样看来,不但明天不死,且相当一段时间也不会死的。以死亡的影子,尚渺不可睹,一直到死的时候,还抱有幻想:我今天不死,还欲活下去。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大好时光虚度,修行正法的大事因缘,一拖再拖,永无修行之日,直至最后,是一日也未修行,可不哀哉!

第三、虽修而不净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就不能痛念生死,乐求涅槃。虽修行正法,难免参杂对世间钱财、名闻利养的追求,常为世间利、衰、称、讥、毁、誉、苦、乐八风所动,终成善恶兼造,不离贪嗔,杂染之修,虽行正法,亦不清净,难免过患。昔有人问阿底峡尊者:“只为现世的人,果报如何”?尊者答曰:“果报亦只是那样”。又问:“后世如何”?尊者答曰:“地狱、饿鬼、畜生”。可不哀哉!

第四、修不殷重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修行正法之心就不殷勤庄重,迫切主动,未有动力。以修行是治乱过程,要以修行正法,来不停地治理心上的贪嗔痴等生死惑乱,乃两种心力的较量,互有胜负,久则疲惫,乃至懈退。若如是者,云何透脱迷妄?可不哀哉!

第五、自谋不善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就不能放捨对现世利益的贪著,难免于一切法上,妄立知见,见好见坏,唆发妄情,起诸憎爱,乃至取捨,而现作业,减损佛法,招世讥嫌,恶名流布,自找过咎,可不哀哉!

第六、临终追悔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狂心还要发作,惑乱身口意三业,不能修行正法。待到临终,是无善可凭,神随业走,外加心绪多端,神识溃乱,六根无主,四大坏散,风刀割截,捨报归冥,阎罗殿上,战战兢兢,心生懊悔,以手抓胸,闷绝于地,三界刑罚,六道羁绊,还要重历皆经,可不哀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身有生死,法性不灭

3月12日,日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9.0级大地震,地震、海...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推荐】一切都顺利,其实祸根就种下了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问: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慧律法师答: 你就记得,佛...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

肉食主义的逻辑悖论

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

人体内的毒素来源于何处

1、蛋白质产生的毒素 蛋白质摄入过量,不仅会造成肝肾...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佛教词典】空解脱门

(术语)三解脱门之一。观一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自...

【佛教词典】人生业相

人生之因,皆由于业,经中说人生业相,节摘如下:   ...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

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

不要为了吃素而与家人生烦恼

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