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蕅益大师  2021/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尔具真如生灭二门。正随缘而不变。名真如门。即不变而随缘。名生灭门。依真如门说圆实教。依生灭门说偏权教。离真如无生灭。权是实家之权。故可为实施权。离生灭无真如。实是权家之实。故须开权显实。为实施权。有藏通别教之三。开权显实。统惟圆教之一。权实四教。无非念佛法门。

所谓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约四教成十二种念佛三昧。又常行等四种三昧同名念佛。一一三昧。各具十二。则四十八种。复次。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以例念自念双。亦可各三。广历四三昧。四教则成一百四十四种。一一种。复有无量境观差别。非言可宣。而持名一法。出佛说阿弥陀经。仍在前来种种三昧之外。

观经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名字是也。此持名法门。虽似曲为中下。仍复最顿最圆。盖所持之心。无论解与不解。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无论达与不达。当体无非一心三观。

请尝言之。六字弥陀。为因名故名。为因心故名。为亦名亦心故名。为非名非心故名。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与心何预。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则不持时。名何不现。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于心。心能有名。何待于名。又此名字。谁半属名。谁半属心。

且不持时。名中半名虽无。心中半名应在。离既各无。合云何有。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弥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举一全收。无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尔。能念观智。例此可知。

复次。束此境三。总名妙假。举正报该依报。举化主该徒众。举假名该实法。一句名号。三千历然故。复次。束此观三。总名为空。以觅心无朕故。复次。名若是心。复何为名。名若非心。心何持名。心若是名。复何为心。心若非心。名何预心。于其中间。无是非是。岂非即中。虎溪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尝有先后。一心圆绝了无踪此之谓也。

悟此理而持名。则一称一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捻珠记数。矻矻穷年。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久久熏习。性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莲宗诸祖。所以极力弘扬也。谁有智者。舍此别求歧径哉。

《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19愿)勤修我皆接引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起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修...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

【推荐】浅谈念佛法门

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

念佛求生净土以报答四恩

若不念佛求生净土。虽发心广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

【佛学漫画】不同的念佛,同样的往生

清朝嘉庆年间,江浙一带在一个月之内有两个念佛人往生...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佛教词典】优波摩那

(人名)Upamāna,人名。译曰譬喻。是佛之庶子也。见...

【佛教词典】三种供养

(名数)一利供养,捧香华饮食等也。二敬供养,赞叹恭...

理净法师:「网络游戏杀人」是否有罪业

网络游戏本身是虚拟的世界,应当与我们的现在生活有很...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真正的礼拜

在寺院里,经常看到这种场景:一些香客,手里抓着大把...

以淡定心去面对烦恼事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

往生后乘愿再来的菩萨会不会迷失呢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

何谓「卑劣慢」

问: 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

吸烟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发表文章指...

念佛要离憎爱二心

各位居士在家也念佛,可能念佛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