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虚云法师  2011/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 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

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谈到因果,我说两件故事来证明。

(1)琉璃王诛释种的故事。

释迦佛前,迦毗罗阅城里有一个捕鱼村,村里有个大池。

那时天旱水涸,池里的鱼类尽给村人取吃,最后剩下一尾最大的鱼,也被烹杀,只有一个小孩从来没有吃鱼肉,仅那天敲了大鱼头三下来玩耍。

后来释迦佛住世的时候,波斯匿王很相信佛法,娶释种女生下一个太子,叫做琉璃。琉璃幼时在释种住的迦毗罗阅城读书,一天因为戏坐佛的座位,被人骂他,把他抛下来,怀恨在心。及至他做国王,便率大兵攻打迦毗罗阅城,把城里居民尽数杀戮,当时佛头痛了三天。诸大弟子都请佛设法解救他们,佛说定业难转。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用钵摄藏释迦亲族五百人在空中,满以为把他们救出。那知放下来时,已尽变为血水。

诸大弟子请问佛,佛便将过去村民吃鱼类那段公案说出。那时大鱼就是现在的琉璃王前身;他率领的军队,就是当日池里的鱼类;现在被杀的罗阅城居民,就是当日吃鱼的人;佛本身就是当日的小孩。因为敲了鱼头三下,所以现在要遭头痛三天之报,定业难逃。所以释族五百人,虽被目犍连尊者救出,也难逃性命。后来琉璃王生堕地狱,冤冤相报,没有了期,因果实在可怕。

(2)百丈度野狐的故事。

百丈老人有一天上堂。下座后,各人都已散去,独有一位老人没有跑,百丈问他做什么。

他说:「我不是人,实是野狐精,前生本是这里的堂头,因有个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便因此堕落,做了五百年野狐精,没法脱身,请和尚慈悲开示。」

百丈说:“你来问我。”

那老人便道:“请问和尚,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答道:“不昧因果。”

那老人言下大悟,即礼谢道:「今承和尚代语,令我超脱狐身,我在后山岩下,祈和尚以亡僧礼送。」

第二天百丈在后山石岩以杖拨出一头死狐,便用亡僧礼将他化葬。

我们听了这两段故事,便确知因果可畏。虽成佛也难免头痛之报,报应丝毫不爽,定业实在难逃。我们宜时加警惕,慎勿造因。

2. 严持戒律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持戒的人,龙天拥护,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

从前在罽宾国近着僧伽蓝之处,有条毒龙时常出来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罗汉聚在一起,用禅定力去驱逐他,总没法把他赶跑。后来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禅定,仅对那毒龙说了一句话:“贤善远此处去。”那毒龙便远跑了。众罗汉问那僧人什么神通把毒龙赶跑。他说:“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谨慎于戒,守护轻戒,犹如重禁。”

我们想想:五百位罗汉的禅定力,也不及一位严守禁戒的僧人。或云: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着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3. 坚固信心

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生脱死,尤其要一个坚固信心。

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又说了种种法门,来对治众生的心病。我们就当信佛语不虚,信众生皆可成佛。但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譬如我们信知黄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黄豆不会自己变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会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适量的石膏,决定可成豆腐。办道亦复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决定可以成佛。故我们应当深信自己本来是佛,更应深信依法修行决定成佛。

永嘉禅师说:“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坚定后人的信心,故发如此弘誓。

4. 决定行门

信心既具,便要择定一个法门来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样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样干;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有等人打不定主意,今天听那位善知识说念佛好,又念两天佛,明天听某位善知识说参禅好,又参两天禅。东弄弄,西弄弄,一生弄到死,总弄不出半点“名堂。”岂不冤哉枉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虚云法师文章列表

【图】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

在早晚功课和日常佛事当中,有几样法器比较常用,其持...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 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

礼佛的三个重要的意义

我们每天早晚的礼佛运动,有很深的含意。现在如果你还...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春节礼佛应注意的一些讲究和禁忌

春节就要到了,许多市民要到庙中礼佛祈福来年,可苦于...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恒真之性灵

性灵不可以有无求,断常取。由无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凡夫的心总是心猿意马,漂浮不定,好比躁动的猿猴一样...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

【佛教词典】师子卧法

又作狮子卧法。谓比丘之卧法如狮子;即两足相叠,右胁...

【佛教词典】十七尊

(名数)理趣经所说普贤之根本真言十七字句,即十七尊...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佛学漫画】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的故事...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

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生命的历史将不断重演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一心即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

心能忍辱,你的相貌就会好转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怎么叫做忍辱慈呢?护彼我故,就...

消失在照片上的小女孩

我读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半工半读,白天到学校上课,晚...

鼓山韦驮菩萨显灵的故事

在福州鼓山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有一个韦驮显灵的...

识心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

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境,然后识...

负债为牛之宿缘

昔时,佛与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弟子及众多菩萨,来...

为什么法是无我的呢

我们再往下看,观法无我。前面在自我概念当中指的是能...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问: 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