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净界法师  2021/10/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讲到佛陀调御众生的方法。

那么佛陀是怎么样来统理大众呢?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这当中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佛陀成就三不护,就是“处众能伏说”。佛陀处在大众当中,能够降伏众生种种的讥嫌。这个“说”就是讥嫌。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成就三不护的功德。也就是说,佛陀的身口意自然跟清净的圣道相应,不必刻意地掩饰。我们有时候身业、口业要稍微掩饰一下,否则会有讥嫌。那么这个如理如法的身口意三业,这是第一个,三不护。

第二个,远离二杂染。佛陀在大众宣说佛法的时候,有人生起赞叹的心,佛陀不生爱着;有人生起毁谤之心,佛陀不生瞋恚;有人不赞叹也不毁谤,佛陀不生舍离。佛陀能够远离爱、瞋的两种杂染,成就三不护,成就无忘失的功德,以此来调御众生。我至诚地归礼。

前面是偏重在说法,这个地方是讲统理大众。这当然也是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就是说,当然,每一个人在菩萨道的规划各式各样,有些人立志做个法师,有些人立志做个方丈。如果你立志要做一个方丈和尚,从这个地方来看,有两种功德要成就:

第一个,你的身口意要如法。你的身业、口业、意业要如理如法,你这个身教胜于言教。

第二个,你的心要平等。你不能够有太严重的爱憎取舍,不可以。你太严重地爱憎取舍,你很难做大家的导师。平等心是成就大众导师的一个根本条件。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如何来统理大众,一个是平等的心,一个是如法的善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鱼篮观音的故事

《旧唐书》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陕西有个金沙河。河...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

为何汉传佛教对观世音的崇拜远胜于大势至菩萨

问: 大势至与观世音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协侍,共称西方...

度化长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长者。有一天,佛陀到长者的家门口乞化...

【推荐】被尘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

显正比破邪重要

从利他的角度,你为人说法,两件事情:破邪、显正。当...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对心脏有益的九种食物

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就有很多有益心脏的好食物。 ...

人生必看的「四个地方」

一是去医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

诵持楞严咒就是赚黄金

楞严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为咒中之王的楞严咒,修学诵...

【佛教词典】波卑缘

(异类)旧云波旬。慧琳音义十二曰:波卑缘,悦绢反,...

【佛教词典】夕照寺

北平名刹。与拈花寺相近。乃北平东南城诸寺中之最整洁...

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海山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

《普门品》和《金刚经》不能一起诵吗

问: 现在每天早晨我诵《金刚经》,《普门品》,《大...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

唯识学怎样判定造业的轻重

这个罪业的轻重,我们也可以从唯识学作一个总结。唯识...

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发大心,要在此世间度人...

梦参老和尚: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

嘴里不谈钱,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这个廉就是廉洁了。我们这个文化里,标榜人...

装死的野狐狸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很贴切野狐狸的比喻。说有一只野...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

比比谁更有「道」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