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净界法师  2022/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种愿力。因为你善念是不决定的,善念有时候会受情绪的影响,有时候很想做,有时候不想做。但是学佛之后,你说我学佛他没有学佛,同样都在做慈善事业,但是功德并不一样。他是个慈善家,他有善念,你是一个学佛人,你这个善念的背后,有一个菩提的愿力在引导,那不一样。这个牵涉到你的心,坚定和不坚定的差别。

我们都知道一个公案,叫做善光公主的故事。波斯匿王的女儿善光公主,她的福报很大、身相庄严,而且得到她父王的宠爱,父王给她盖了一间很美丽的宫殿。有一天波斯匿王工作忙完之后,就去看他的女儿,看到这个美丽的宫殿,就赞美说:哎呀!女儿啊,你看你因为得到父亲的宠爱,才能受用这么美好的宫殿啊!善光公主是学佛人,她就回答说:父亲!你说的不对,我今天能够享用这快乐的宫殿,是我善业所感!波斯匿王听了不高兴,他如是的再三天的去跟他的公主会面的时候,他问三次:你这个快乐是我所赐给你的!但是,善光公主三次都回答说:我的快乐,是我的善业所感!最后波斯匿王生气了,就把他的女儿嫁给了一个乞丐。善光公主也认命,就跟着这个乞丐走了。

之后就问乞丐说:你以前的祖先,是做什么的呢?乞丐说:我以前的祖先是做官的,不是做乞丐的,后来因为遇到事情,家道中落,到我们这一代变成了乞丐。她说:你应该至少有一间房子吧!这个时候,乞丐就带着善光公主,到他过去住的房子,老房子都已经破旧没人住了,长满了荒草,后来两个人就把庭院整理一下,开始种菜。结果在整理土地的时候,挖出了他祖先留下来的珍宝。挖出来以后,善光公主盖了一座宫殿,跟她以前住过的宫殿完全一模一样。

这个时候波斯匿王看了非常惊讶,就请教佛陀──为什么我的女儿在我的宫殿里被我赶出去了,她到外面还可以盖一个一模一样的宫殿?她的果报这么坚固不可破坏?

佛陀说善光公主过去,他讲到两个公案,两段因缘:第一段先讲善光公主在毗婆尸佛的时候,她出世的时候已经是像法时代,佛陀不在了。她有一次去寺庙看到毗婆尸佛的佛像,她起大欢喜心做广大的布施,她布施还不打紧,她在佛前咒愿,咒愿的力量很大,她发了两个愿:第一个,愿我生生世世护持三宝。第二个,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尊贵之家。结果她后来果然都遇到三宝,而且她到天上去、到人间,她一旦生到人间就生到尊贵之家,而且护持三宝。这是第一个讲到善光公主的公案。

第二个讲到善光公主跟她先生这个乞丐的互动因缘。佛陀说:在迦叶佛的时代,善光公主跟这个乞丐也是做夫妻,两个人都很有钱。善光公主经常布施,但是她先生没有学佛就障碍她,叫她不要布施,善光公主一开始是偷偷的布施,后来她先生年纪大了之后,慢慢也被善光公主感动,就跟着她一起布施。但是他跟着她布施,也是随顺外在的因缘布施,他心中没有产生一种真实的愿力,所以他这个乞丐的果报,要等到遇到善光公主,才能够表现出来。

所以你在因地的时候是一种善念,你在修善的时候是选择性的修善,选择你喜欢的因缘;你发了愿就没有选择余地;所以以愿力来引导善行,就没有喜不喜欢的问题了,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比方慈济,你看慈济它做的善业,全世界都赞美。我个人的看法是,慈济不只是一个慈善机构,如果只是慈善机构,它的力量没有那么大,更重要是它有宗教的理念,因为有宗教的理念,才能够让一个人产生强大的愿力。

诸位你可以试试看,这个人没有宗教理念,只是一个善人、是一个好人,他做善事,一定是有一定的时空、有一定的条件具足,他要有欢喜心他才会去做。宗教师就没有什么欢喜不欢喜,我欢喜也得做,不欢喜也得做,因为他已经超越情绪了。所以到愿力的时候,一个人开始产生愿力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道理不道理,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这个地方讲到三种善业,不是一般的善业,都是有愿之思。

善导大师说,这是一种强大菩提愿,所摄受的一种思心所,一种善念的造作,叫做以愿导行,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我们修学净土宗,要注意这句话啊!

你看有些人他修净土宗修到……,尤其是日本的本愿念佛,对我们的伤害很大。本愿念佛它整个圣道门的基础完全切开──念佛人也不要修善、也不要发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这个思想对于净土宗的伤害很大、非常的严重!你一个人不求临终无障碍,你就能够正念、生起佛号吗?你正念提起来不需要外在环境的帮助吗?这有点执理废事。

所以你看佛陀怎么说,他说这三种净业是过去如此,未来如此,现在如此,一切诸佛要成就清净的国土,乃至是你往生清净国土的净业正因。

净土宗不能跟圣道门切割,你是以圣道门做基础,然后提起佛号,这叫临终的正念!不是说圣道门的东西通通不要,只要一句佛号,那你这句佛号怎么生起的?你没有圣道门的基础,临命终的时候,是散乱的、颠倒的、是躁动不安的!那你怎么生起佛号你告诉我,所以这个地方要记住,净业三福是先创造一个愿我临终无障碍的环境,这个地方是基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推荐】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母亲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卜...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

诚实是随顺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

什么叫作佛号安住呢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

念佛的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空心看世界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

素食最大利益是增长慈悲心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

如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问: 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

【佛教词典】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又名《宝源录》,是明末西藏的佛教学...

【佛教词典】观音经

(经名)法华经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

钱是一味药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

亲身经历地藏菩萨不可思议加持之力

《地藏经》里面,告诉我们种种的修行的方法。我那年在...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于相上言,真的是佛以...

赛月童子

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

相信阿弥陀佛是唯一的救助力量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还会想家亲眷属,说明你这个厌离娑婆...

受菩萨戒的好处

你能求戒,得戒体,就能有相当的把握让你不去犯戒。如...

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为住在城市的东区而苦恼。他举止文雅...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

佛教常用赞偈

1.晨钟偈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

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

【推荐】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个字

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

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