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净界法师  2023/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五阴身心世界能够造作种种的业力,所以它是因。就着五阴身心来标出这个依报国土的假名假相,叫作约因标名。

前面那一科是讲到众生颠倒,讲到众生的正报;这一科讲世界颠倒,这个是讲依报。我们上一堂课讲到第二科的第二小段,“六想成轮”。

六想成轮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这个地方的六想成轮,就是说,众生轮回的根本是六尘。我们一念心在六尘当中生起各式各样的颠倒乱相,所以造了各式各样的业,就有各式各样轮回的差别相貌,叫六想成轮。看经文就容易清楚。

所以,在众生的有情世界当中,我们“因动有声”。这第一个“动”是我们最初清净本性的一念的无明妄动,妄动以后就创造了音声,因为音声是以动来当作它的相状。由音声来牵引我们这一念妄心,就有所谓的色境,这个色境就出现了。再由这个色境熏习妄心,就有香尘产生。这个香尘又再熏习我们的妄心,就有触境。我们对于这个触的这种贪爱、味着,就有所谓的味境。由这个味的种种的造作,就产生了我们的内法尘。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六尘的生起是由音声而带动色、香、触、味、法。

所以作一个总结说:“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在整个六尘的造作过程当中,首先是依止六种颠倒错乱的妄想。这个地方是讲惑,众生起惑的一个相貌。就是说,众生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就创造了六识;因为根尘识的交互作用,就引生了六种差别的颠倒妄想。这个是讲到起惑。由这个妄想的坚固就“成业性故”,就造了各式各样的业力,由业力就招感了十二类生的差别的这种生死轮回的果报。这个地方讲到惑、业、苦了。

所以总结,在有情世界当中,这个声、香、味、触(这个地方是广泛地指六尘),众生贪着六尘的差别,所以穷尽十二种变化来当作一种旋复。这个旋复就是循环,周而复始的循环。

“穷十二变,为一旋复”,这一句话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是分成两种意思来解释。当然,这两种意思都是扣着六尘的因缘。

首先从众生的因地来说。众生在因地当中对六尘贪爱的相貌是不同的。比如说,有些众生接触六尘的时候,他听到音声、看到色尘,所起的是一种想,他产生很多很多的妄想。那么这种想就会产生卵生,因为卵因想生嘛。这个想是比较轻飘的。众生在因地当中,他对六尘的贪爱如果是一种情爱的成分,那么胎因情有,他就变成一种胎生。就说明了众生在因地当中对六尘的贪爱是有十二种差别的,就构成十二种循环。这是从因地上的说明。

其次,从果地上来说,众生在果报当中所显现的六尘也是有所不同的。比方说卵生的动物所发出的音声,跟胎生的动物所发出的音声也是有所不同。这个六尘表现在十二类生当中,它的果报相也是有十二种的变化。

这个地方就正式说明了众生因地在六尘当中有十二种的贪爱,有十二种的造作,最后就有十二种的六尘出现。这个就是所谓的“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也就是说,它整个生死轮回主要的增上缘,还是以六尘来当作根本。

看最后一段。

招感成果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乘此,这个“此”当然指的是六尘。众生因为贪爱外在的六尘的差别,就有各式各样的轮转。这个因果的相续的作用,起惑、造业、受苦这样的轮转,就产生了十二类的颠倒之相。哪十二类呢?就是卵生、胎生、湿生乃至于若非有想、若非无想,十二种的差别。这个地方就是说,在因地当中当然我们内心都有惑业苦,但是惑业苦其实有十二种差别,这个差别是从六尘来区分。

比方说我们讲饮食,饮食在六尘当中具足了色、香、味、触四尘。比方说喜欢早上吃东西的,那就是天人的六尘,容易招感天人的六尘;中午吃东西的是佛陀的六尘;黄昏去受用饮食的,是畜生的六尘;喜欢晚上六尘,贪爱晚上的色香味触的,是鬼神道的六尘。同样的六尘,因为众生的贪爱不同、造业不同,区分成十二种的差别果报出来。它是这个意思。当然,因地上是看他的造业,那果地当中,它六尘显现的相貌也各式各样。

我们从果报上来说。其实六尘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音声,你看六尘的第一个缘起是音声。你看在面相学,面相学判定一个人的福报力、他的性格、他最近的运势怎么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他的音声。从一个人的音声可以看到他很多很多的事情。因为它整个缘起当中,是由一念妄动以后先有音声,再有色尘、香尘乃至于法尘等等。所以我们从他因地当中所贪爱的六尘,就可以论断他未来的果报的六尘;从果报六尘当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他因地的六尘是怎么回事。就是他这个“穷十二变,为一旋复”,有因就有果,有这个果又会带动另外一个因,如此辗转地循环。

这个是讲到众生有情世界的颠倒之相。

净界法师《楞严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

文殊度屠夫

有一次,文殊菩萨示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

不是遗传,这是共业,就是自作自受

这个无明呢,就是微细的愚痴,微细的愚痴就是对于一切...

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如何避免年纪大或病痛时,颠倒不念佛

问: 请益法师,很多人平时很用功念佛,但年纪大或者病...

天下第一菜:大白菜

慈禧晚年时,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且口干舌燥、咳...

【佛教词典】菩萨修行法行

亦名:大集法行 济缘记·释疏序:“大集第七宝女品云,...

【佛教词典】摩诃衍

(术语)具曰摩诃衍那Mahāyāna,译曰大乘。声闻缘觉...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中峰和尚劝念佛诗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众生反以苦为乐,...

在家居士怎么样持守戒律

问: 阿弥陀佛!我是第一次听法师讲经。通过这次参加禅...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问: 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贤惠的妻

一个家庭里,丈夫要能干,妻子要贤惠,才能共创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