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道证法师  2023/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要帮助对方,舍弃不好心念的做法,让他真正安住在布施的善法中,使他能够得到真实的功德,得到最大的福报。如果送别人东西以后,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很执著于对方是否有留着用?这不但没有放下自己的执着,反而更加执着那件东西,还有执着自己,等于是要求别人要特别注重你。

像这样虽然是有布施,但是完全都没有放下自己贪爱、执着的烦恼乌云。再次看到那件衣服,还觉得那件衣服是“我”送的,是“我”做的,这可以说心里,根本就没有将它布施、舍出去。这样不但没有放下对东西的贪爱、执着,还增添一层对布施的执着,甚至也增加对人、对师父的执着。

有人还说东西若是送给持戒的师父,或是得道的高僧,就会比较有福报,这就是再加一层“贪求福报”的贪心。上广下钦老和尚在世的时候,大家都说他是得道的高僧,若是能供养他,就会很有福报。因此就发生了一种事情: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寒冷,很多人都同时送帽子供养老和尚。第一个人就要求老和尚,要现场戴他送的帽子,这样他才会有福报,老和尚恒顺众生,就接受过来戴上。后来每个人看到这样,都有样学样,要求老和尚一定要戴他所送的帽子,还说:“师父,你有戴他的,没有戴我的,这样我会没有福报,你也要戴我的才可以。”

唉!众生实在很爱修这种“计较法门”,布施也要计较“他的”和“我的”。

老和尚实在很慈悲,一切恒顺众生,非常有耐性。因为大家都这样要求,老和尚那天差不多就换了二三十顶的帽子,让大家欢喜满愿。后来他也很无可奈何就笑笑的向大家说:“你们看我像不像老尼姑?”大家都笑了出来,可能觉得自己会很有福报,所以都很高兴。

但是我们冷静用理智想想看,这种做法,是不是一个恭敬三宝的佛教徒,应该有的?这到底是去布施、修供养呢?还是去叫老和尚修忍辱行,忍耐众生种种无理的要求呢!上面戒文有提到,要以使没有信佛的人生起信心,已经信的人,增广信心的心态,来学习持戒。

但是我们仔细来体会一下,大家如果都用这样的要求和做法,会不会让一个还没有信佛的人,觉得我们佛教徒很奇怪、很不理智,为什么会要求师父,像是一个模特儿般作时装表演,来让自己得到福报呢?我们的供养若是附带这种的要求,难道真的会有福报吗?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好不容易有因缘亲近一代高僧,没有用恭敬心求他教导,指点我们的错误,让我们能改过修善,只是把他当作是一个衣袈、帽架,要求他要穿我们送的衣服,戴我们送的帽子,好让我们有福报。他就像时装表演一样,一顶换过一顶,给大家欣赏,要是没有称众人的意,大家又会生起计较的心。到底我们是去修供养?还是去修“计较法门”,专门计较人我是非呢!

我们要很注意,自己的发心若是稍微有偏差,果报就会差很多。就像射箭要射出去的时候,如果没有观察好,方向有所偏差,那射出去的箭,就会离目标相差很远很远。老和尚真是非常慈悲,而且又很有定力,“恒顺众生”又耐得住烦,但是我们亲近他时,是不是有去了解他的慈悲,好好跟他学习呢?是不是有学到他恒顺众生,以及忍辱的一片苦心呢?

如果我们亲近师长,没有学习到他的精神,只是一直无智的去要求师长,要顺我们的意,满我们的愿,让我们有福报。这样的用心,难道是正确的吗?相信大家都很聪明,冷静想ㄧ想就会明白。还好当时还没有要求老和尚要一直戴着,不可以送人。否则,一次戴三十顶帽子,一辈子要每天戴着,这样妥当吗?

其实,并不是特别去供养什么人,才会比较有福报。《金刚经》教我们要‘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要用清净、平等的心供养,这样和佛性才能相应,佛性无限的福报,才会自然显现。要知道,福报是“修来的”,不是“贪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的纠缠是烦恼的主要来源。尤...

拜佛跟拜神有何不同

我告诉你拜佛跟拜神,实在是大不相同。拜佛的人,是彻...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学佛有什么好呢

不少信众和我说起,他们在现实中遇到不少的误解。有的...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佛教禁止占卜打卦,为何又有《占察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这部经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听过?我开...

【推荐】佩带诵持楞严咒有八大功德

在本经经文当中讲到:不论佩带楞严咒也好、诵持也好,...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推荐】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

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

【佛教词典】心法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

【佛教词典】教相

(一)佛陀一代所说教法之相状差别,即种种教义之特征或...

把心带回家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第一讲) 好,我们闻思讲堂群三的各位莲友们,请大家...

禅门耆宿德林长老圆寂 山河失怙四众哀思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时许,扬州高旻寺德林长老圆寂...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身不失,故...

宏海法师:清明节放生开示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

四十八大愿——(第25愿)菩萨演一切智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我...

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南传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这么一段话:我们不能...

恶口的报应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

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

草木成佛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