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十法界观

2011/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是无限的称呼。因为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所缘的无形的东西亦叫做法。所以以法为界,纵横含摄,大而无外,就不同那有形限地域的世界了。

世界在佛经里分有两类,就是“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前者是指我们所依所住的地方,亦叫做“依报”;后者是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的个体,亦叫做“正报”。两者都是由众生自己所做的业力而感得的。现在说的法界,也就包括了这两种世界。

十法界,是把所有的众生,从性质状态之上,区分为十类,但仍是以法为界,无有限量因的;每类的众生,都是无量无边,不可算数。所谓“世界无边,众生无尽,佛法亦无边无尽。”正显出法界无限的意思。

十法界的名目:一、地狱法界,二、饿鬼法界,三、畜生法界,四、阿修罗法界,五、人法界,六、天法界,七、声闻法界,八、缘觉法界,九、菩萨法界,十、佛法界。这是从极恶到极善、从极苦到极乐、从极低层到极高层的次序排列。前六个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后四个法界,叫做“四圣法界”。六凡法界的众生随他所做的善业,上下升沉,循环不定,所谓:“三恶报穷来善道,六天福尽下尘寰”。普通所说的六道轮回,生死不息,就是指的六凡法界的众生。四圣法界的众生,已断烦恼,了生死,跳出三界,不受六道轮回,超凡拔俗,所以称之为圣。虽然佛、菩萨、缘觉、声闻、修证的程度有高低的不等,但他们超出三界,不受轮回生死的痛苦相同,所以总名四圣法界。

这十法界的差别,究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华严经》说得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法界不是什么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什么天神赐予的,是由每个人自己的心力创出来的。说浅显一点:

我们现在起了一念极恶的心,就是创造地狱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极悭吝的心,就是创造饿鬼法界的动力;起了—念极愚痴的心,就是创造畜生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极瞋恚的心,就是创造阿修罗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五戒的心,就是创造人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十善的心,就是创造天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四谛法的心,就是创造声闻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十二因缘法的心,就是创造缘觉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六度法的心,就是创造菩萨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广大慈悲普遍平等的心,就是创造佛法界的动力。

动力是现在所做的业因,法界是将来所感的业果。各人所造的业因不等,所以所得的业果亦不同,于是就有十法界的差别。

乐世的人说“金钱万能”;尊祐的人说“上帝万能”;原子时代的人说“科学万能”;佛教则说“心力万能”。金钱、上帝,科学的为善为恶、为福为祸,试问那一样能跳出心力的控制与操纵?所以佛陀教人为圣为凡,关键全在修养自己的心力的控制和支配,这也是“擒贼先擒王”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

各位参加短期出家的善男子信女人们: 记得在今年春夏...

星云大师《烧头香》

民间的信仰,都流行著「烧头香」的习惯。 每逢新春,...

扩大心量与改命的方法

1. 吃亏: 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

如何安住我们的心

当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请教: 源问:怎么用功? 慧...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1.生平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

汉地寺院常见的佛事与疑问

供斋 第一个,供斋。所谓供斋,通俗地说就是你们拿钱请...

【佛教词典】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凡十卷。尊婆须蜜造,苻秦僧伽跋澄等译。系基于说一切...

【佛教词典】四谛下各有四行相

【四谛下各有四行相】 p0465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

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人生是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

以四种行门来摄受教化众生

四摄法是大乘菩萨的法,以四种行门来摄受众生,教化众...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

善的链条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