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彻悟大师  2023/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广大无外也。众生以随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灵知局然促然,介尔微劣也。然即此介尔灵知,与诸佛广大灵知,觌体不二,毫发无差。使其得随悟净之缘,业尽情空。则此介尔之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之灵知矣。如一星之火,能烧万顷荒田。

然此现前一念灵知,若约所知之境,固有广狭胜劣之不同。若约能知之知,则全体无异。如同一火也,烧檀则香,烧粪则臭,所烧虽殊,能烧之火无二。又如同一水也,清浊不同。同一镜也,昏明有异。清浊虽殊,湿性不二。昏明虽异,光体是同。水同一湿也,浊者可使澄之而清。镜同一光也,昏者可使磨之而明。光昏者为带垢耳,垢非光,光者镜之本体也。水浊者为杂尘耳,尘非湿,湿者水之本性也。此一念灵知,如水之湿,如镜之光,如火之烧,举体无异者也。

唯其举体无异,故于修道方便门中,便有多门。有但仰慕诸圣者。有但尊重己灵者。有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有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者。

若但仰慕诸圣者。如本分念佛之人,以知诸圣皆已先证我之己灵,语默动静,皆堪垂范。我曹若不仰慕诸圣,则进修无路矣。故或专持名号,或观想音容,三业虔诚,六时敬礼,倾心归命,尽报遵承。及乎时至缘熟,感应道交,心地大开,灵光独露,乃知我之己灵,原与诸圣平等无异,亦不可不自尊重也。

又但尊重己灵者。如宗门参禅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唯欲十二时中,四威仪内,独露当人面目,受用本地风光,离心性外,毫无取著,所谓任他千圣现,我有天真佛也。及乎造诣功深,悟证已极,乃知一切诸圣,皆久已先证我之己灵者,尤不可不仰慕也。

又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夫欲尊重己灵,必须仰慕诸圣,唯其仰慕诸圣,正是尊重己灵。又仰慕诸圣,必须尊重己灵,若不尊重己灵,岂能仰慕诸圣。此则内外交修,心佛等重。既无偏执,进道弥速。至于力极功纯,全体相应,乃知诸圣,但不过先证我之己灵而已,无庸仰慕。而我己灵者,亦不过平等齐于诸圣而已,何劳尊重。

又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者。此谓寸丝不挂,心佛两忘,彻底撒开,迥无依倚,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一念不生,万缘坐断。至于久久功熟,圆满证入,本灵独露,诸圣顿齐,虽不仰慕诸圣,乃善仰慕,虽不尊重己灵,却真尊重。

此之四路,学者自谅根性,各随好乐,但当一门深入,久之必皆有相应。切不可妄生执著,轻发议论,出奴入主,是一非余。不唯背妙道而成障碍,将恐谤大法而招愆尤也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

修行有三个次第

修行有三个次第。我们看经文。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

每天一定要定功课

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 我问老菩萨:一天念多少?...

十不求法门

一切众生与佛本来是平等无二,实说是一体的。这正是释...

无法代替的五件事

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

念佛不得力的标准是什么

问: 念佛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得力,因为工作原因,平时...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石头和尚的十味妙药

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佛教词典】应身

(术语)Nirmā?akāya,三身之一。应他之机缘而化现之...

【佛教词典】念珠

(物名)即数珠也,又以捻数珠而云。唐书李辅国不茹荤...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

四种果蔬改善女性贫血

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

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病的菩萨

壬三、文殊问疾相(三番问答)(分三科)癸一、问疾体...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蜜浆供佛得道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问: 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

心灵「清明」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

插管维生的病人可以安乐死吗

问: 师父慈悲,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就是对那些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