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惠空法师  2023/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说的平常“用功”,其实就是随时随地的“摄心”。摄心,不是把心紧绷起来,而是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我们的身心世界,以唯识而言就是色法、心法、心所法等五位百法,时时刻刻像风雨一样的汹涌翻腾,所谓的五蕴炽盛就是如此。善恶心所勾动我们的心和我们的生命,而心所的牵动,又大都由境界而起,因此佛法说心、心所、尘境等是俱起的。我们的整个生命现象,就在这些俱起法中不断地流转变动。譬如看电视、报纸,接触世俗事物时,我们的心念起伏就会很大。

心念起伏大,人就会觉得浮躁;或当心中有所挂念时,人就会显得焦虑疑惑,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所在牵动。而世间人纾解身心时,喜欢去爬山,看山上的风景,心里会觉得比较清静舒坦、开朗,那是因为风景所带动的焦虑、欲望、嗔恨等心所的力量比较弱,而且因为境大,使我们的心有舒阔的感觉,如果境小,我们的五蕴身心又会跟着紧缩起来。因此出去爬山、看风景,其实内心还是在散乱之中,只是起伏没那么大,所以只有把心安顿在方法之中,才是真正把我们的心收摄起来。

然而要把心安顿在法门上,并不是三天两天、三年两年就能做好的,也不是进禅堂盘起腿来才要开始提方法的,而是随时要将身心收摄在方法中。平常摄心一个小时,就等于我们捡回一个小时的用功时间,长期累积下来,我们的生命就会有所改变,在真正打坐时,就会产生一股力量。当然,重点是一定要有方法,抓对方法之后,就将身心收摄在方法上。随时把心收摄起来,在方法上认真用功,练习让心不起名文句,否则我们的心仍在六尘缘影中散乱流转。

当方法一直在运转时,我们的心就会跟着法门一直向前带动,自然使我们的心从外界抽离回来。因此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是收摄身心唯一的道路,如果方法换来换去,我们的心永远都在散乱之中。所以,我们就抱定一个话头,好也参,不好也参,久而久之,我们的身心就能收摄起来。

大家懂得这个道理之后,没事就把身心收摄起来,提起话头,即使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也等于是为自己的生命在争取时间。所谓积少成多,生命的力量就这么多,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慢慢培养起来的,用功或散漫、清净或染污,一点点小小的差别累积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差距。只要大家懂得利用片段的时间将身心收摄起来,用零碎片段的时间来成就自己整体的道业,功夫就会自然而然地加深。

因此希望大家能少说话,多摄心,不是要大家成天紧张兮兮,也不是彼此漠不关心,而是很轻松、很自在的在不断观照和反省之后,发现很多话其实可以不必说,把时间节省下来自己好好用功,也免得干扰别人。但是在做事时,要很诚恳、很用心,用亲切委婉的态度和别人沟通说明,该说话时专心说话,该做事时专心做事,不是要各位冷冰冰的。

总之希望大家懂得利用零碎片段的时间来用功,等到进禅堂打坐时,自然就会发现功夫不一样。我们修行道业的成就,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累积下来的,希望大家能多多留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神经系统是受心理的影响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

到此放开手来用工,处处是得力处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

把顺逆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

《法华经》认为,你应该是历事炼心,把顺逆的境界转成...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资持》云:纳法成业名体。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在律上...

走运与倒霉

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

燕窝:燕子的代价与无言血泪

母燕在快要下蛋的时候,才去建自己的窝。第一次建好的...

谁不想命长?素食是秘方

健康长寿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为了健康长寿,人人都...

【佛教词典】缘起(pratitya-samutpada)

yuanqi   佛教教义。亦名缘生。因缘生起的略称。缘,...

【佛教词典】大淫戒缘起

亦名:淫戒缘起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在毗舍离国...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

禅宗是佛法的根本

有人认为有情世界不能离开禅还好懂,因为他是有情,但...

白骨观实修法

一般人忌讳白骨观这几个字。修白骨观,不单纯为了修不...

中医博士论性开放的毁灭性后果

当人们对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见怪不怪,当色情文字甚...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现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学的东西,它的...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中国禅宗的起源

少年时代的净慧长老 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

禅宗参话头法门疑情解析

参话头是千年来禅宗门下最重要法门,但随着禅宗的没落...

对明天,我们永远没有安全感

我们凡夫呢?是生灭变化,虚伪无主。变化不可怕哦,生...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