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传印长老  2024/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问: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传印长老答:不论何时何地何人,凡修学佛法,首先强调正确的信仰。然后基于正确信仰的力量,自然会落实到修学实践当中去,最终达到不枉此生的收效。

正确的信仰,是理智的信仰,佛教反对盲从的、迷信的信仰。理智的信仰要求明白佛教的基本道理。佛教的基本道理是“缘起无我、因果相续”定律。由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陀的“觉悟”,发现了这一客观定律(注意:不是任何主观者的创造),无论是谁,只要遵循这个客观规律来实践修证,都可以完善至高无上的人格,这就是“佛陀”。

吾人于日常生活中,才举一念(精神活动),便是缘起,为什么是无我呢?无我亦称“性空”,便是这一念心缘起所引生的“因果相续”,乃是法尔自然,势所必至,不由任何个人主观意志所转移。人们的一念心的活动,必定有其具体的内涵。例如,或动贪念,或动瞋念;或为公心,或为私心;或善或恶等等千差万别。这一念心的势力,便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亦称心田)播下一颗种子,叫作“因”,有因则必有果,如常所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修学实践是以佛法僧为皈依,守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依四谛(苦、集、灭、道)教,发起自他同体、智悲双运大菩提心,是为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依经(《维摩诘经》)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万善同归,庄严净土;也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修学佛法,都要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在现代社会,修学佛法特别是对在家居士而言,要注意处理好学佛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努力实现学佛与工作、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争取学佛境界与工作成绩双丰收,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修学,也能彰显佛教对现实人生、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举...

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

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问: 听说经典、佛像不可以烧,请问已旧或者已损坏的佛...

修不净观会不会生病

问: 请问师父,修不净观如果说观到内脏腐烂的话,会不...

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深,这样能感佛来迎吗

问: 如果有人对此世间的苦难已经刻骨铭心了,内心生起...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

做人的四个基本条件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

【佛教词典】愿智加行

【愿智加行】 p1442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九卷一页云:问...

【佛教词典】常凯

(1916~)福建晋江人,俗姓洪。法名禅即,以号行世。...

要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千万不要意淫

要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千万不要意淫。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105岁方丈的一天:身体硬朗,关心时政大事

在深圳仙湖弘法寺的方丈室里,每天都有不少信众前来结...

当妄想逼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力

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讲到这个地方,其实首...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信愿行三资粮和念佛的方法

诸位善知识,今天奉家师慈老的面谕,与诸位结缘,并请...

治疗忧郁症三步走

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谐状态,生理和心理同时拥有健康,...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

行住坐卧把持一句佛号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

有了标准,有了参考点,就有痛苦

一个乞丐的故事。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是每天坐在纽约地...

善根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

一个人的善根也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人们常常只见其...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佛号让地狱变清凉

佛陀证得无上的佛果以后,很多人跟着出家学道。在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