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四勿」是远离邪淫外缘的好方法

2024/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四勿」是远离邪淫外缘的好方法

我们先举个例子,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远离邪淫的外缘。孔子在回答其弟子颜渊“如何克制自己的私欲”这一问题,说到“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勿”,是远离不良外缘的好方法。

“四勿”的含义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不合乎礼节的就不要看(非礼勿视),不合乎礼节的就不要听 (非礼勿听),不合乎礼节的就不要说(非礼勿言),不合乎礼节的就不要做(非礼勿动)。礼者,便是伦理道德、人生真理,在这里,指的是清净的正法,指能远离一切邪淫的正道。

非礼勿视

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外在世界的一切,心就会随之而动,如果不加以节制,那么必然会被外物所诱惑,如果被“非礼”的外物诱惑了,就可能会造作不合理礼节的事。戒除邪淫,从“非礼勿视”入手,有意去规避用眼睛看男女色的欲望,远离男女色的诱惑,而保持自己纯真、清净的心。

虚云长老说:“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禅和子(禅师) 的看法是,迷魂鬼子就是她。”以礼来制约自己的行为,不起男女色的欲望,使之不干扰自己的心,就能心平气和。非礼勿视,不该看的不看。一切有关男女色、能令人心旌荡漾、魂不守舍的东西,都不要有意去看,如:美女帅哥的照片、满街上花枝招展打扮时髦的男女、种种视频等,眼睛不要去看,甚至心里都要远离。若不小心看见,马上远离,并观照自心,不随它而动。

非礼勿听

节制耳朵,克制贪求妄听的欲望。人的耳朵可以听声音,不合乎礼节的声音,也会诱引人心,使纯净的心受到污染而造作恶业。“五音令人耳聋”(《老子》),说的就是这一意旨。非礼勿听,不该听的不听。那些淫词滥调,使人产生不好心念的一切音声,如种种视频、男女色的歌舞、令人神魂颠倒的靡靡之音(令人颓废丧志、一切低级趣味的音乐)等,都不要去听,远离为上。

从“非礼勿听”入手,有意去规避声音和乐曲等“五声”的诱惑,而保持自己的纯正之心。若要听音乐,可以听正法的音乐。正法的音乐能令人心地清净,充满正能量,能克制邪思邪念。

非礼勿言

节制随意、不合礼节的话语。喜好花言巧语、流言蜚语,都会引发恶习,让内心躁妄不安。非礼勿言,不该说的不说,保持纯正之心。

非礼勿动

非礼勿动,不该动的不动,节制我们行为的躁动和妄作。如果不对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加以节制,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难以保持中正。谨言慎行,防微杜渐,就可以免过防患。若对行为举止加以节制,则内心平静而无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几年佛学院之后,经常生起这么个...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

了幻法师:如何预防与戒除手淫的方法

问: 我从去年开始接触佛教,但我一直有一个恶习,就...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婚外情最好的解决办法

现代社会开放,男女平时有很多交往、接触的机会,因此...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宏海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 那个...

【佛教词典】三辈

(名数)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之人其业行之浅深有...

【佛教词典】四不定下上相起

【四不定下上相起】 p0459 成唯识论七卷四页云:悔眠生...

垃圾车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机场,因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拜托一位...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能听闻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因缘有多难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

念佛是谁,重点是在「谁」字上面

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过四支香的问话,了解到...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此念佛法门的妙用在于,五方轮转避免了止于一点时容易...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