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行菩萨道的条件

妙境法师  2024/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没有显现出来,那叫做隐。什么是隐藏的呢?譬如说《妙法莲华经》,说这个莲华。莲华原来是从莲藕慢慢生出来,从水面上长出来,它原来在淤泥里边隐藏着,后来长出来了,就是不隐了。

在佛法本身上说,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法性的真理都是有的──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色声香味触法不可得,阿罗汉不可得、乃至佛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的毕竟空的法性,在我们凡夫的地位来说,就是没有显现出来,我们不认识这个不可得的境界;我们用嘴说──从经论上学习来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是空、这是空──其实这都不是的,这用嘴说的都不是!非要成就根本的无分别智,这个法性的真理才显现出来!我们用嘴说这都不是的,这是个方便而已,就是“隐”。

所以在凡夫的时代,法性的真理隐藏在色受想行识里面、隐藏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面,简单的说,就隐藏在我们这一念分别心里边、没有显现出来。“行无隐慈”,就是我们要用功修行,把这个莲华在淤泥里面生出来了、微妙香洁的境界;就是要观察这一念心(观察这色受想行识、观察眼耳鼻舌身意,观一切法──主要就是观察这一念心),从这一念心里面显现出来毕竟空的真理──诸法如。“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个诸法如就是法性的真理,把它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叫“无隐”。显现出来以后,这是圣人的境界,这时候由清净的如的境界去利益众生,叫做“行无隐慈”。当然这一定要是圣人才可以。

“行无隐慈”,怎么样才叫“行无隐慈”呢?“直心清净故”。“直心”就是无分别智慧,无分别智慧契合了法性的真理,心是清净的;不与法性真理相应,就不能清净。所以“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这样说,这一定是要入圣位以后、到佛的境界才可以。

或者不这样解释,那么怎么解释呢?就说我们修行人,我们在凡位的人当然没有断烦恼,烦恼有时候就会动,心就不清净,内心里面有垢。这个垢,在我们肉眼的凡夫来说,看不见,别人看不见你心里面的事情,这就是“隐”;但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不可以隐,“我心里面有垢,我马上要用清净的智慧把它弄清净”,要发心忏悔,要清净它。不可以隐、保留在那里、隐藏在那里──你们都不知道嘛,我心里面有贪瞋痴,你们不知道,还保留在那里,不解决它、不把它排除出去,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个“隐”这样讲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隐藏在那里,一个是保留在那里,就是隐。“行无隐慈”,不可以隐,我心里面有垢的时候,不要说是身口上有垢,就是心里面有垢也不可以隐藏,赶快要把它忏悔清净,或者用止观的办法对治它、叫它清净。“直心清净故”,就是实实在在的,“直心”在这里也可以说是实心,没有谄曲,真实不虚,要把内心的垢清除,使令心清净,要这样子行慈悲、慈爱众生。这样讲也可以。

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前面说“行无隐慈”是约法性理说,现在“行深心慈”是约心说,所以这里面有三样事,我们简单的说有三样事:一个是法性理;一个是心,有明了性的心;第三个就是无分别的智慧。这无分别的智慧与法性理相应了,智慧是心所,有心所一定是有心王的,所以这个地方是约心说。

“行深心慈”:如果你没能够见到法性理的时候,这个心就是很浮浅的,就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虽然也可以发好心肠、慈念众生,但是那是不理想的。所以要“行深心慈”,心能够深入法性理。“无杂行故”,深入法性理的时候,就没有垢杂染在心里面、掺杂在心里面了,没有垢。

前面说“直心清净”是对“爱”染说;这个地方“无杂行故”可以对那个“我”。有爱烦恼,还有一个见烦恼,见烦恼就是我,执著有我。譬如说我们也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是发好心度化众生,但是里边有我见,夹杂我见在里边,就是:“我能做这件事,这个人是我度化的”,你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杂”,叫做“杂行”。你这个功德行有我见的夹杂,就变成有漏的善法,就不是无漏的,那也就不是“深”心。“无杂行故”,没有那个我的间杂的时候──无我,那就叫做“深心慈”。你能无我,就见到无我的真理了,所以“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行无诳慈,不虚假故;

不要虚诳,不要欺诳人,那就是没有虚假。我们凡夫的佛教/徒发菩提心,努力地去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也可以勉强地做到不要欺诳人、和人说真实话。若是真实的来说这件事,还是要入圣位,圣人没有烦恼,他是真实不欺诳,“不虚假故”。

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

前边说这个慈、那个慈,这最后这一句是约目的来说──不管是怎么样行慈,目的都是令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得佛的法乐,令一切众生得佛乐的。我头几天也说过,我们用佛法来教化众生,目的要使令众生得佛乐,或者是用其他的行为去利益众生,目的也是令得佛乐,这是约目的来说;如果说我们没有这样的回向,不回向无上菩提的话,那就不符合菩萨道的条件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既然诸法都空,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

有人问:既然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毕竟空、无所有...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什么是菩提

菩提,梵语,此云觉、智、道。广义而言,即三乘圣人能...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用佛像来代替qq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佛教词典】广赞佛

【广赞佛】 p1323 瑜伽八十二卷四页云:广赞佛者:谓佛...

【佛教词典】说戒默妄对问缘得罪多少

子题:说戒默妄三问随问犯吉、默妄三问随问犯吉 行宗记...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骄慢是心地必除的草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佛学漫画】人生十善

古人说从善如流,对于正确的指引理当如流水向下那样,...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今开十端,众当谛听: 一不欺心 ...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

佛度憍陈如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