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2025/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那么,佛教也重男轻女吗?女性适合修行吗?该怎样做?

佛陀原本不允许女性出家修行。因为古印度时期社会落后,治安不好,出家人经过旷野时,会被抢走衣裳等物品。如果僧团中有女性,危险系数更高,住宿也很不方便。另外,女性情感丰富,敏感,聚居修行容易出现两舌等是非。女性还特别贪恋男女情爱,放不下家庭,佛陀也担心她们出家后会反悔。

大爱道比丘尼是圣母摩耶夫人最小的妹妹,抚养佛陀长大。她率领五百女众到达佛陀讲法的精舍,表达心愿:“我闻女人精进可得沙门四道。愿得受佛法律。使得无上正真之道。我以居家有信有乐。晓知无常。如是乐欲出家为道。”

她们长跪不起令佛陀的堂弟阿难非常感动。阿难对佛陀说了很多姨母辛苦抚养佛陀的往事,又替她们求情:“大德!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受八重法,尽形寿不犯。”

但佛陀却更倾向于让女性在家修行,认为僧团里太多女人会影响修行:“譬如家中女多男少之时,盗贼夜盗易侵,如是,阿难!若女人得于此法、律,从家而出家,此梵行则不久住。”

但阿难还是一个劲地恳求,终于打动了佛陀。最终,在阿难的帮助下,大爱道比丘尼和跟随她的五百女众都出家了,成为女众出家的起源,佛还专为女性制定了“八敬法”。

由于佛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允许女性出家,佛经上又有“厌离女身”的描述,所以很多人便认为佛教也重男轻女。但实际上,佛法最强调“众生平等”,也是首先打破古印度种姓观念,追求人人平等的“先驱者”。佛教的教义上也从未出现过歧视女性的内容。而且,在佛教传播的两千多年里,女性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胜鬘夫人发菩提大愿

胜鬘夫人从小在母亲末利皇后的薰陶下,笃信佛法。后来,她嫁到很远的地方,无法聆听佛陀教诲。深具慧根的胜鬘夫人凭着对佛法的虔诚与欢喜心,不仅与佛陀感应道交,还得到佛陀授记成佛:“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

阿术达舌战声闻比丘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上说,阿术达是“阿阇世王之女,名无畏德,年十二”,虽然年纪小,却“端正好洁,光色第一”,相貌非常端正庄严。她“与舍利弗,目连等诸声闻论难,尽使屈服”,借与大菩萨们辩论,来弘扬菩萨精神,广说经法。

《佛说法灭尽经》上说:“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性反而不如女性:“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因此,末法时代,没有女性的参与,佛法便很难继续普及和发展。

正因为女性身上更多两舌、情执等弱点,所以女性修行也面临很多挑战。

不能吃苦:相比于男性,女性体力差、身体弱、恒心差,比较“娇气”。一旦觉得修行苦,就容易放弃。

感情用事:喜欢相貌庄严、态度温柔或口才好的师父,反之则兴趣不大。太过情绪化。一旦与同修出现矛盾,师父忽略冤枉了自己,就生退心,“老娘不干了”。将学佛与家庭对立,懒于俗务。如果家人不认同自己学佛,便认为对方障道,心生嗔恨。

斤斤计较:有些女性“小心眼”,容易计较得失。比如听经闻法时计较座位是否靠前、能否跟师父互动;作义工时计较哪个工作比较爱干,哪个工作能在师父面前“露脸”,拈轻怕重。

贪恋外表:对外表、衣着过于看重,甚至在道场里也描眉画眼,浓妆艳抹,穿着性感。

总之,虽然女性有许多天生的生理心理弱点,但佛法是心地功夫,只要精进勇猛,性别就不是关键。“谁说女子不如男”,那些出类拔萃的女性修行人就是很好例证。女性不但能弥补劣势,也能反超男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家的语言和礼仪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非科学的成分

问: 请你谈一下,在当代自然科学极大发展,人类理性普...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佛经不可不读

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推荐】星云大师《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

熏闻离尘,色所不劫

别明三毒无畏。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凡夫与圣人的判定标准在哪里呢

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

【佛教词典】遂求戒

【遂求戒】 p1247 瑜伽四十二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遂求戒...

【佛教词典】五瓶灌顶

(修法)以五瓶之水灌顶,谓五智如来之智慧,注于行者...

十种金刚心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第一...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问: 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

烧香拜佛不是行善事

记得五年前,我讲法让提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不停地...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

学佛有什么好呢

不少信众和我说起,他们在现实中遇到不少的误解。有的...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推荐】修持地藏法门的功德利益汇集

一、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 【更能每日念...

「快乐」其实无处不在的

最近在佑顺寺举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期间,进行了三...

最简单的放生仪轨

在没有师父主持,自己放生的时候,可按下面这个简单的...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居士,讳毓英,号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