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

净界法师  2025/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是我今天把佛像执著是真实的,产生执著,怎么就会着魔呢?着魔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你心动,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我们前面说过,你修止观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同意的,魔王不同意,你的冤亲债主当然也不同意。过去生我们曾经造了共业,大家都是随顺生死之流,你现在要逆生死流而要顺真如之流,他当然不同意啊。他不同意,但他平常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一直正念真如,真如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人敢靠近的。但是这个时候你仁者心动,他就有隙可乘。

海公讲一个故事,说在过去的禅堂,有一个维那师父,他止观的力量很强,他一入定的时候他的神识就能够离开身体,就前面说的身能出碍,他偶尔有时候跑出去玩玩又回来。有一天晚上,他肚子实在饿得不得了,非常饿,因为在禅宗他们功课很多,所以这早期的禅堂是过午的。晚上饿得不得了,他怎么办呢?他神识出去以后,就跑到厨房去偷那个锅巴。古时候锅巴放在碗里面泡水,把它搅一搅就这样喝下去,暂时地止住饥饿。但他吃了以后觉得不好意思,这是大众的东西,所以他就拿了很多锅巴,就每一个禅堂里面的禅师一个人手上分一个锅巴。他想,他吃了,别人也应该吃一份。然后他又回到他的身体。

一次两次,这个方丈和尚就觉得这个人要对治一下了,方丈和尚的禅定工夫比他还高深。这个时候维那师父一入定神识又跑出去了,方丈和尚就跟他侍者说,你把他的身体抬到我身边来。抬走他身体的时候,因为那个方丈和尚的定力比他深,维那师回到禅堂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身体,非常紧张。还好,有一个同参道友说,你的身体被方丈和尚拿走,在他的旁边,你要向他忏悔。维那师父回去向方丈和尚忏悔,方丈和尚种种的诃责,才把身体还给他。

这意思就是说,今天你的神识会出去,这只是一个征兆,让你知道而已,你的心不能够随顺它的,你一随顺它你就仁者心动了。你神识出去了,万一你的冤亲债主把你的身体占有了,你怎么办呢?你就很多状况会出现。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要观想即空即假即中,它只是一念心性所现的影像,唯心所现嘛。你今天会出去,会在里面、在外面、在中间,都是一念真如本性所现的影像,如此而已。你要的是真如,而不是它所现的影像。你要追求的是那个摩尼宝珠,不是摩尼宝珠所现的那些小东西啊。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很清楚,你的目标是要回家,而不是在回家过程当中的那些小花,不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个生死的怨贼你认识到吗

要想成佛,一切求心都得歇下来,自然相应,求是苦追求...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放掉妄想,才有办法对治它

为什么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够突破?为什么...

大安法师:念阿弥陀佛一切魔不得其便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息灭妄念的三招

宋代青原禅师有参禅三重境界说:禅之初,看山是山,看...

被眼前的妄想误导

我们一般人很难被劝谏,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烦,你对一...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

中辈往生的情况

再看中辈的,中辈的因地有三个: 一、发菩提心 二、一...

戒杀与吃素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

【佛教词典】色界系法及无色界系法

【色界系法及无色界系法】 p0574   瑜伽六十六卷十五...

【佛教词典】系念

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

前些日子,有位长期住在美国修行的法师写信给我,提到...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

汝若死得下痴心妄想,决定会现生往生西方

【原文】 念佛之人,但能依佛所说之净土三经,信愿念佛...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

五种佛教的莲花

《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华有香、净、柔软、可爱...

白露节气的养生方

白露适合于养肾,古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

一一诸色,但唯心故

问:若即心是佛者,则一切含生,皆有此心,尽得成佛。...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

老病宜念佛

老病宜念佛。 衰老了,生病了,最应该念佛。但是往往处...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

星云大师:从善如流的性格

有一天,从高雄回山,依空法师同行,途中他忽然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