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是我今天把佛像执著是真实的,产生执著,怎么就会着魔呢?着魔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你心动,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我们前面说过,你修止观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同意的,魔王不同意,你的冤亲债主当然也不同意。过去生我们曾经造了共业,大家都是随顺生死之流,你现在要逆生死流而要顺真如之流,他当然不同意啊。他不同意,但他平常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一直正念真如,真如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人敢靠近的。但是这个时候你仁者心动,他就有隙可乘。
海公讲一个故事,说在过去的禅堂,有一个维那师父,他止观的力量很强,他一入定的时候他的神识就能够离开身体,就前面说的身能出碍,他偶尔有时候跑出去玩玩又回来。有一天晚上,他肚子实在饿得不得了,非常饿,因为在禅宗他们功课很多,所以这早期的禅堂是过午的。晚上饿得不得了,他怎么办呢?他神识出去以后,就跑到厨房去偷那个锅巴。古时候锅巴放在碗里面泡水,把它搅一搅就这样喝下去,暂时地止住饥饿。但他吃了以后觉得不好意思,这是大众的东西,所以他就拿了很多锅巴,就每一个禅堂里面的禅师一个人手上分一个锅巴。他想,他吃了,别人也应该吃一份。然后他又回到他的身体。
一次两次,这个方丈和尚就觉得这个人要对治一下了,方丈和尚的禅定工夫比他还高深。这个时候维那师父一入定神识又跑出去了,方丈和尚就跟他侍者说,你把他的身体抬到我身边来。抬走他身体的时候,因为那个方丈和尚的定力比他深,维那师回到禅堂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身体,非常紧张。还好,有一个同参道友说,你的身体被方丈和尚拿走,在他的旁边,你要向他忏悔。维那师父回去向方丈和尚忏悔,方丈和尚种种的诃责,才把身体还给他。
这意思就是说,今天你的神识会出去,这只是一个征兆,让你知道而已,你的心不能够随顺它的,你一随顺它你就仁者心动了。你神识出去了,万一你的冤亲债主把你的身体占有了,你怎么办呢?你就很多状况会出现。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要观想即空即假即中,它只是一念心性所现的影像,唯心所现嘛。你今天会出去,会在里面、在外面、在中间,都是一念真如本性所现的影像,如此而已。你要的是真如,而不是它所现的影像。你要追求的是那个摩尼宝珠,不是摩尼宝珠所现的那些小东西啊。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很清楚,你的目标是要回家,而不是在回家过程当中的那些小花,不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