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种忏悔法门

2011/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除了人事上的忏悔之外,更要有工作上的忏悔。譬如盖房子偷工减料,造成崩坍的不幸,良心上能不忏悔吗?为了骗取厚利,仿冒盗用,粗制滥造,不顾商业道德,破坏国家形象,不应该忏悔吗?只为满足个人贪欲,而造成金融混乱,恶性倒闲,使多少人生活陷入困境,使社会笼罩了苦难阴影,能不忏悔吗?如果人人有忏悔的善心,以大众利益为前提,置个人得失于度外,我们的社会不就能繁荣富庶,我们的国家不就能和谐安乐了吗?

佛经里有十种忏悔法门,为我们在人事和工作上的忏悔提出了指引,这十种忏悔法门是:

1、对诸佛忏悔:诸佛的法力有时会与我们的脑波相通,藉相同的频率度化我们。对诸佛忏悔,并不是要我们跪拜偶像,对木头、石头磕头,而是要我们洗心革面,移情化性。

过去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每天从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终年不辍,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就嘉勉她说:“你每天都能虔诚的以香花供佛,真是难得。经典上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呀!”

这位信徒听了,很是欢喜,就请求禅师继续开示:“师父呀!我每次来寺中以香花礼佛,觉得心里像甘露水洗过了一样,清凉而宁静;可是一回到家里,面对琐碎的家务,有时又像陷身火窟一样,只是焦灼不安。师父呀!请开示我:如何在烦嚣的尘市中保持一颗清净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你知道如何保持花朵的鲜艳吗?”

信徒回答:“知道啊!只要每天换水,并且剪去下面那一截泡烂的花梗,花就不易凋谢了!”

无德禅师点头笑道:“保持一颗清净心,也是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要每天净化身心,多多忏悔反省,去除腐烂的习性,长养清净的心苗,才是礼佛的真义啊!”

信徒听了,恍然大悟,很欢喜地作礼:“谢谢师父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师父,过一段寺院修行生活,享受暮鼓晨钟,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笑了,伸指一点:“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膊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如同菩提,言语动静、举手投足间,无处不是无静,何必执着寺院形相呢?”

所以在佛菩萨面前参禅或忏悔,并不仅是身体的跪拜诵念,更重要的是抛去心中杂念,息下妄缘,割舍罪业,清净身心。

2、对父母忏悔:为人子女者如常常觉得有亏孝道,不能甘旨奉养,光耀门楣,因而忏悔改进,也是一种孝心。

3、对子女忏悔:为人父母者,如果常常觉得对子女哺养照顾不够,对他们的呵护、关爱不够,因而力谋周全,必定可以做好父母。

4、对师僧忏悔:过去印度有一个迦阇国王想谋害大象王,就命令杀手穿了袈裟,伪装成沙门的模样前往,被大象王的母亲识破行藏,劝儿子拒见以避祸,大象王决定舍身度化顽劣,因而答谢母亲说:“见袈裟一相,知是慈悲本;此心皈佛者,愍念诸众生。汝勿怀疑虑,宜应速摄心!被此法衣人,欲渡生死海。”

师与僧,都是传道人,是真理的化身,是暗夜的明灯,我们即使不能效法大象王的慈悲,也应该常常惭耻于道业没有成就。

5、对弟子忏悔:我们做师父和老师的人,也要常常反省对弟子有没有尽心尽力教诲,以免误人子弟,作践人才。

6、对国家忏悔:国家保护我们,领袖领导我们,使我们能安居乐业,而我们对于国家和社会又贡献了多少?有了这样忏悔的心,就能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7、对檀越的忏悔:一个出家人对信徒(檀越)也要有忏悔心,觉得我没有全力为大众解除疑难,没有时时为大众度化灾厄,实在愧对三宝与缁素,所以要好好用心,多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业。

8、对良友忏悔:与朋友相处,总觉得你待我太好,我对你不厚道,如此多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才能广结善缘。

9、对所忏悔:譬如各位今天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赶来听讲,要耗费多少时间?花费多少金钱?我对各位究竟能有多少助益?一念及此,内心即有海深山积的惭愧!由于有惭愧忏悔的心,使我每次讲演都很慎重,希望每一句话都能对各位有所贡献。

10、对龙天的忏悔:天龙八部护持我们,在冥冥之中加被我们,使众多因缘成就我们,度越一切夷险,不堕愚痴迷途,我们能不好好回馈十方大众,报答天龙八部吗?

忏悔是如此的美好,当人人前争后逐、暴戾愁恼时,我们却退让礼敬、谦诚忏悔,使心地如熙日般光明,性情如和风般安祥。忏悔是多么美好呀!可是很遗憾的,社会上对于能忏悔改过的人并不能真正尊重,也少见包容。譬如服刑犯人释放以后,虽然他已经改过自新,立志向善,可是社会这么现实,一个回头悔改的浪子常常找不到工作,缺乏机会,没有出路,在无立足之地的恶况下,只好变本加厉、再度犯罪,实在可惜!

《五分律》中说:“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我们佛教徒应该有大度量、大胸襟,包容忏悔的人,协助忏悔的人。

金代禅师养兰的公案,就是一个例子。他在寺旁庭院里栽培了几百盆兰花,讲经说法之余,视兰花为爱徒。有一天,禅师因事外出,吩咐一个弟子代为照顾,这个弟子浇水时,不小心把兰架绊倒,整架的兰花毁成一堆,弟子非常愧疚,决定等师父回来以后勇于认错,甘愿受罚。金代禅师回到寺里,看见兰园里的残破景象,听了弟子真诚恳切的忏悔,不但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说:

“我之所以喜爱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不是为了生气发怒而种植的。生死流转,物相无常,如果迷恋于心爱的事物,执着不能割舍,就不是禅者的行径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三种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 今天我提出二、三种供大家参考...

说一句「我错了」

「我错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人...

八十八佛的忏悔意义与方法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

可以帮对方把业忏悔掉吗

问: 替小孩子拜忏,可是在梦中的时候,那个好现象出...

修法前应当先修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我们怎么把一个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的佛号,让你...

今闻地狱心惊毛竖,发露忏悔愿罪消灭

敬白道场说众等,今为施主某甲及诸众生,归命十方诸佛...

忏悔的心力要强过你造业的势力

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

佛说世间的四种人

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

工作也可以是一个悠游的过程

我有很多次都在大殿里观察那些施工的工人。有些人的神...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原文】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

【佛教词典】嗢柁南

(术语)又作嗢陀南。四法印之别称。译曰集施。但与四...

【佛教词典】摩尼罗亶经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兰译。陀罗尼杂集第八卷之别出...

圣严法师《小时候的疑惑》

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如时与世尊交

入门便悉弥勒笑,出寺难求俗虑抛;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

未曾闻死亡声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世尊对比...

强盗楼陀的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

星云法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