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慈云灌顶法师:一百种念佛

慈云灌顶法师  2011/06/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

二、为名利故,发心念佛,饿鬼界也。

三、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

四、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

五、畏恶道故,发心念佛,人法界也。

六、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也。

七、欣涅槃故,发心念佛,声闻界也。

八、慕无生故,发心念佛,缘觉界也。

九、欲度他故,发心念佛,菩萨界也。

十、希成佛故,发心念佛,佛法界也。

十一、坚心念佛,地大也。

十二、喜心念佛,水大也。

十三、热心念佛,火大也。

十四、勤心念佛,风大也。

十五、虚心念佛,空大也。

十六、灵心念佛,根大也。

十七、想心念佛,识大也。

十八、念佛旋见,眼根也。

十九、念佛反闻,耳根也。

二十、念佛转嗅,鼻根也。

二一、念佛还尝,舌根也。

二二、念佛摄觉,身根也。

二三、念佛逆知,意根也。

二四、念佛观像,色尘也。

二五、念佛听名,声尘也。

二六、念佛染香,香尘也。

二七、念佛有味,味尘也。

二八、念佛光严,触尘也。

二九、念佛观想,法尘也。

三十、眼不别色,眼识念佛也。

三一、耳不别声,耳识念佛也。

三二、鼻不别香,鼻识念佛也。

三三、舌不别味,舌识念佛也。

三四、身不别触,身识念佛也。

三五、意不别法,意识念佛也。

三六、怖生死苦,苦谛念佛也。

三七、息诸惑业,集谛念佛也。

三八、修戒定慧,道谛念佛也。

三九、证寂灭理,灭谛念佛也。

四十、烦恼不生,无明缘念佛也。

四一、不作诸业,行缘念佛也。

四二、不托母胎,识缘念佛也。

四三、色心断灭,名色缘念佛也。

四四、诸根灰泯,六入缘念佛也。

四五、根尘识离,触缘念佛也。

四六、不领前境,受缘念佛也。

四七、不贪财色,爱缘念佛也。

四八、不求尘欲,取缘念佛也。

四九、业无有成,有缘念佛也。

五十、不受后阴,生缘念佛也。

五一、空无熟坏,老死缘念佛也。

五二、一心念佛,万缘自舍,施度也。

五三、一心念佛,诸恶自止,戒度也。

五四、一心念佛,心自柔顺,忍度也。

五五、一心念佛,永不退转,进度也。

五六、一心念佛,余想不生,禅度也。

五七、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

五八、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

五九、一心念佛,常乐我净,涅槃也。

六十、寂静念佛,空如来藏也。

六一、想像念佛,不空如来藏也。

六二、圆通念佛,空不空如来藏也。

六三、日出念佛,先照时也。

六四、食时念佛,转照初也。

六五、亭午念佛,转照中也。

六六、晡时念佛,转照后也。

六七、日没念佛,还照时也。

六八、念心外佛,小教也。

六九、念心内佛,始教也。

七十、念即心佛,终教也。

七一、念非心佛,顿教也。

七二、念普融佛,圆教也。

七三、有佛有心,净念相继,事法界也。

七四、无佛无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

七五、念佛念心,入无生忍,事理无碍法界也。

七六、若佛若心, 含无尽,事事无碍法界也。

七七、一念佛门,含无尽义,总相也。

七八、四五义门,非一念佛,别相也。

七九、十六观等,同成念佛,同相也。

八十、依报清净,非正庄严,异相也。

八一、念佛一门,揽诸义成,成相也。

八二、四种五种,各住自位,坏相也。

八三、依正功德,念佛便周,同时具足相应门也。

八四、 周诸法,不离念佛,广狭自在无碍门也。

八五、一根念佛,六根都摄,一多相容不同门也。

八六、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诸法相即自在门也。

八七、正念佛时,余门不现,秘密隐显俱成门也。

八八、此念佛门,一切齐摄,微细相容安立门也。

八九、五种念佛,互摄重重,因陀罗网境界门也。

九十、见念佛门,即见无尽,托事显法生解门也。

九一、前后念佛,不异当念,十世隔法异成门也。

九二、念佛一法,带无尽法,主伴圆明具德门也。

九三、念自心佛,本觉也。

九四、念佛信心,始觉中名字也。

九五、念佛解心,始觉中相似也。

九六、念佛证心,始觉中分证也。

九七、念佛成佛,究竟觉也。

九八、当念佛时,寂寞无为,法身佛也。

九九、当念佛时,无德不具,报身佛也。

一百、当念佛时,凡圣并欣,化身佛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什么样的考验才知道临终有把握

我们在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在一念的散乱心当中,要...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

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纯粹的三个条件:只要你信、愿、持名。而且...

念佛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

人真的需要动物性蛋白吗

说起蛋白质,第一个在你脑中浮现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

净土初学者能够拜佛是最好的

净土宗初学者,你如果能够拜佛是最好,我觉得拜佛对初...

【佛教词典】外仪

又称外相。即外观之相状行仪。亦即表现于外在之行、住...

【佛教词典】欲界天等有几不善业道

【欲界天等有几不善业道】 p0990 俱舍论十七卷七页云:...

佛心本有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萨像,该怎么处理

问: 阿弥陀佛,师父您好,我们买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萨...

净土宗三祖承远大师画传

一、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

念佛也具足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

彻底死绝「偷心」,了脱生死才有指望

在这条漫长、艰辛的修学路上,有时候往往虽经别人提醒...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问: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

对明天,我们永远没有安全感

我们凡夫呢?是生灭变化,虚伪无主。变化不可怕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