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中觉悟心自安

2011/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普度众生,才能成佛;佛说,自作善恶,自受其报。一念慈悲即是天堂,一念恶心即陷地狱;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怀慈悲行善,人安心安。

二、诸恶莫作,无恶心安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人虽能一时得志,但罪恶会陪伴他的一生,还要受到自己良心的责罚和别人的责罚,这便是恶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做了亏心事,自然心难安稳,佛说,不必非要把恶事做出来才是恶,只要起心起恶也是恶,无愧于心,心自安。

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

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当下的生活,如果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会祛除心中的杂念,享受一种自在安宁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断的得到,不断的失去,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应坦然接受,不要以得到为喜,更不要以失去为悲,记住: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

四、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

佛说,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怎么都得不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太多的奢求,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最后是索求的越多所得的越少,怀有一种无欲无求的心态,就不会为物质所累,也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纷争,树立敌人,当一个人放下一切私欲时,就会达到“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的境界。

五、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

佛说,平常心是道,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平常心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凡尘俗世间,若万事以平常心去对待,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平常心并不是要人不思进取,坐以待毙。世事无常,在各种磨难面前,在各种诱惑面前,我们都不要屈服,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自会获得心灵的安稳。

六、超然洒脱,豁达心安

佛说,超然是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更是一盏智慧的灯,它轻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烦恼的暗室,超然所展现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是大彻大悟洞悉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超然了,方可以坦荡了,可以无拘无束了,更加无尘无染了,更加安然自在了,当然,超然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佛说,要用超然之心,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活在凡尘俗世要看得开,放得下,悟得透,握得住,才能超然洒脱,才能豁然心安。

七、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佛说,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是一种福分,别人的伤害如果是满满一杯的苦水,你心如是那杯,虽能容之,却会让你满心痛苦;你心如是那盆,痛苦便不再满心;你心如是那佛,如是那海,苦便不再是苦,而是一种超度,用宽容与胸怀超度了苦,化成了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度量,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八、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

佛说,感恩是一种善行,我们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间万物,并且要知恩图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大智慧,一个人只有心怀感恩,才会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付出,才会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常怀感恩之情,必得善念之恩泽,心境自然安宁。

九、看透释然,自在心安

佛说,看透才能获自在,得解脱;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成败,荣辱,福祸,得失……面对挫折和苦难,一路生活,一路坎坷;若将自己沉缅于悲忧低落的圈套中,再美丽的生活也会黯然失色,在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心灵当似高山不动,在滚滚的红尘中要有一双看透尘世慧眼。把一些事看开看透,就会释然,就会平抚浮躁,心自然就得安宁。

十、随缘而行,随遇而安

佛说,若想让心安宁,就要一切随缘而行,随遇而安;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从根本上的觉悟,才是真正脱胎换骨

关于一念的相应,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佛在世的时...

心灵的四个品级

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

大安法师: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修心十德

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

星云大师《谈心的秘密》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很荣幸能够来到佛学研究风...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受戒后在心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我们受了戒以后,内心当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内...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

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判教

道绰大师继承龙树、昙鸾的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判教,根据...

女人补血的最佳时间与食物

月经过后七天内是补血的黄金期 根据中医的说法,女性...

福报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常常有人羡慕:某人的福报真好,家世风光,子孙多又孝...

【佛教词典】结界法起有无

子题:界现前、界威力故善神所护、法现前、毗尼现前、...

【佛教词典】赖吒和罗

梵名 Rāstrapāla,巴利名 Ratthapāla。又作赖吒和罗...

三十三观音

杨柳观音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息灾卫生豫说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以故古圣贤皆制治于未乱,保邦...

战「痘」女孩的学佛之路

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吗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我这里也点示了下,这点我们一定...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

妙高禅师

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舍身护戒之旃陀罗

佛陀开示大众:修行宁愿舍身命终,也要勤修四不坏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