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根本上的觉悟,才是真正脱胎换骨

净界法师  2024/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根本上的觉悟,才是真正脱胎换骨

关于一念的相应,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叫波斯匿王──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很护持三宝。邻近国家的国王,送给他五百只的白雁来讨好他,因为波斯匿王军事强大。波斯匿王就把这五百只白雁安置在佛陀精舍隔壁的树林里,找了一片的林子,就把五百只白雁养在那个地方,白雁晚上在树林睡觉,白天就飞出来,在空中飞翔。佛陀到了早上,带着弟子们去托钵,回来吃完饭之后,佛陀按照常规要开示。佛陀开示的时候,那些白雁就飞到树林下,静静的聆听佛陀的开示;等到佛陀开示结束后,它们欢喜的又飞到虚空中飞翔,到了晚上又树林睡觉…如是的过了几个月;之后这些白雁,有一天要飞出来的时候,不小心,误触到猎人的网子,这五百只就被网住,全部死了。

死掉之后,因为它们在临终之前,一念的智慧生起──闻法欢喜,皈依三宝,它们的神识就生到忉利天去了。当然他刚投生天人的时候,他会忆念我为什么往生到天界?感念佛陀的说法,五百个天人就以天人的身份,下到人间──绕佛三匝,用天女散花来供养佛陀;佛陀为说四谛法门,这五百个天人即当下证得初果。

那我们看这五百只白雁,它的心──本来是一个畜生的心,黯钝愚痴,它用黯钝愚痴的心来面对一念心性,当然出现的是畜生的果报。一念心性它很公平,你用什么样的因缘来熏习它,它就出现什么果报给你。但是当这五百只白雁每天听法之后,慢慢的…心生者则种种法生──它的智慧心生起了,它的闇钝心消失了──心灭者则种种法灭,它畜生的心消失了,三个月后业报尽了,自然的它天人的果报现前,转成一种智慧的心、皈依三宝的心,乃至于佛陀为他讲《四圣谛》,他跟我空的真理产生相应,而证得初果。

所以:心念的改变──正是启动你生命根本的改变!你今天修了很多善法,你的生命不一定会改变;因为你修善,那是一种善业力,但是你听闻佛法,产生那种觉悟的心,这样的改变,不得了。我要提醒大家:善业力跟觉悟是两回事,你从根本上的觉悟,佛教叫脱胎换骨啊!。在佛教里,外表的改变,那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你发自内心的觉悟那就不同!那真的是一念的相应慧生起,那真的是古人说啊:打破虚空笑满腮,整个身心世界都破坏掉了。

一般来说,在家居士生命一个很大的觉悟、改变是受菩萨戒的时候,这时候的改变是很大的,菩提心发出来的力量是很大的。出家众──是你刚出家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其次,你登坛受大戒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从因缘法来看,受五戒改变不大,但是受菩萨戒的改变就很大了,你是以佛心为己心,那还得了啊!

所以有些人受菩萨戒业障现前,这正常的,他一定要把业障逼出来,以前是烦恼做主,现在是菩提心做主,这个家主人换别人做了,那完全不同!所以:佛教徒的生命真实改变,从你的觉悟开始下手。诸位!你会觉得佛的功德法──佛者觉也,佛有无量的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但是我们伟大的佛陀,用觉悟这个字来总持所有功德。

为什么?为什么佛用觉悟?因为:佛陀所有功德,以这个当根本──只有觉悟才有一切所有的功德。这个人迷惑颠倒就算造善业,也只是个有漏的善业,还是属于轮回性。所以你不要小看你受菩萨戒,那一念的相应,那是你整个生命的脱胎换骨,当然你要真实的发心才可以。

楞严经修学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善于醒觉,不要沉迷

当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一个人,从他意识清楚的说话,到变...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星云大师:觉悟的生活

我们每天都要生活,有的人糊里糊涂的过一生,有的人却...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八地菩萨所破所悟的是什么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现前一念心性,本...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

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

【佛教词典】妙戒

(术语)菩萨之大戒。对于小乘之粗戒而言妙戒。...

【佛教词典】眼处

【眼处】 p0997 瑜伽五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眼处?谓若...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问: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

爱人者人恒爱之

人们常问:天堂、地狱在哪里?就在人间! 如果每一个...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

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

世间还有什么事放不下想不开的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

亲人之间不欠四种账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

人死只有业随身

从前有位最富有的人,他一生最欢喜珠宝和金银,可以说...

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看待福报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生,应该怎样对待人生。 一个人如果...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

两位夫妻的两种结果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