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地菩萨所破所悟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2019/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地菩萨所破所悟的是什么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讲不增不减。

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是安住在增相来对治减相:我不断地修行,我功德会增加;我如果懈怠,我的功德就会减少。所以我们好乐增加、厌恶减少,刚开始是以这样来激励自己的。但是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他知道所谓的增减其实是一念心的变现。

所以,八地菩萨已经破除了“无相中作加行障”,他可以在空性当中任运地加行,不必一定要止观的入出才能够产生增减。也就是说,八地菩萨的不增减真如,使令他空观能够任运地现前,所谓的动静一如。

我们凡夫菩萨偶尔要闭关,修习几年才会增加功德。你要是整天外面散乱,你的戒定慧就会有所退失。但八地菩萨是无功用行,他闭关、不闭关对他是没有差别的,他的功德是任运增加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真如”。

由于这个“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会产生两种的依止,两种附带的功德:

第一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

这个“相自在”就是,八地菩萨的不增减真如的摄受,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变现任何的相状来受用,这个叫作“定自在所生色”。在八地之前的禅定所变现的相状是不能真实受用的。

八地之前的神通道力变现的东西,比如把石头变现成一个苹果,外表看是一个苹果,其实还是一个石头。但是八地菩萨的三昧力所变现的是可以真实受用,他真的是把石头的本质变成了苹果,他有这个“相自在”。

第二个,土自在。当然这个更广大了。他能够依止他的愿力,变现任何的国土来摄受众生,他能够庄严他的国土。这就是八地菩萨附带的功德,相自在、土自在。这种功德是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救拔母亲脱离地狱的婆罗门女

过去,久远阿僧祇劫前,有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住世四...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

临命终时,唯此十大愿王不相舍离

普贤者,梵云邲输跋陀。据《悲华经》所载,阿弥陀佛往...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

【推荐】投足震动魔宫殿的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音译摩诃那钵,又名得大势、大精进、无边光...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在家佛弟子的课诵选择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

在对治烦恼时,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首先,我们...

67条忠言语录

1、一切快乐,没有比祥和更为快乐;一切享受,没有比...

不做物质奴隶的小人

我们处于这二十世纪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数的人,物欲薰...

【佛教词典】防那

(杂语)译曰裁缝女。可洪音义十一上曰:防那此云女,...

【佛教词典】智贤

(一)(?~368)晋代比丘尼。常山(河北真定)人,俗姓...

拒绝眼前利益的智慧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大学刚毕业的上海小伙子,经营起...

一张纸的命运

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在地上,让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还有一切经论,跟你生活分开了就...

印光大师《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

能悟法师:禅宗概论

一、绪 言 禅宗以传佛心印为宗,故名佛心宗,在佛教各...

如何提升人品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才需要,在古代的社...

照见五蕴自性本空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寂灭性中随饮啄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四大是地水火风,在...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