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大安法师  2018/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的品名:

“入”就是证入。

“不思议”,这是佛教一个常用的名词。但我们一定要思惟这个名词具有深刻的含义。我们众生都是会思惟,“思”就是我们的逻辑思维,心意识的心理活动;“议”就是我们的语言交流、讨论、议论。

那佛经到了一种超越的本质界、不二的情况下,就不是我们的逻辑思维所能够系缘的了。也不是我们贫乏的语言所能讨论的了,它全体就是大不可思议。这就是指一真法界,尤其是事事无碍法界的本质特点。

在这个“不思议”的状态当中,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为证现量可知,不是语言思维所能及的。那么这个解脱境界,佛在《华严经》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则自然智、广大智、无师智便得现前”。

现在我们处处处在不自由的状态,不自在的状态,就在于我们有“分别”,有“执著”。“分别”就是我们的见惑,“执著”就是我们的思惑,我们有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就使我们这个心紧紧地被拘束住了,被障碍住了,就得不到不可思议解脱的那种功能作用。所以我们看《华严经》的世界,就是“不思议”解脱世界,心能转物,这颗心离开分别执著。“不思议”解脱境界是诸佛菩萨安立的境界,到了彻底地解脱,唯佛一人所证。

那“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证之理了,怎么能证入呢?那普贤行愿是能证入的这种功德。“不思议”解脱境界是一切生命的最高的、最美好的境界,就是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劫以来用他无量的愿行所庄严的世界,类似于阿弥陀佛无量的愿行所庄严的极乐世界,这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怎么能获得?就得要修菩萨十大愿王。

所以,这一品经名,就基本上把这个《华严经》前面的八十卷、以及最后的一卷《普贤菩萨行愿品》的意思,做了一个诠释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历险思佛悲愿深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难,爬山登陡峭石级的时候滚落了下来...

阿弥陀佛惠以我们真实之利,就是能够带业往生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原文】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

成佛的十种广大行愿

如果要成就如来就是佛这样的功德之门,那你应该怎么做...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

问: 要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果我们老是要他们一直念...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

四十八大愿——(第6愿)皆得天眼彻视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

【佛教词典】具支灌顶十支

(名数)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初明具缘,后明真言。具缘...

【佛教词典】学悔法

子题:尽形学悔除地狱之障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学悔...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可以自己在网络上受戒吗

问: 请问在网络前可以受戒吗?哪些戒可以在网络上受?...

我们要坚固往生的愿力

我们要坚固往生的愿力,要知道在临命终时,愿力牵引令...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恶果源于内心的失衡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方面,物质极大丰富,技术突飞...

星云大师《夫妻之间怎样相处》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

动物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

问: 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在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

以金做马桶夜壶,太不知自重

原文: 真性在未证前,随恶缘则成烦恼,而仍不变。随善...

被人「利用」开拓了无限的「价值」

刚来台湾的最初几年,我居无定所,因此经常随喜帮助别...

【推荐】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

了解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