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2019/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比较少见。但发现,念法华经和华严经感应录中,普贤菩萨的感应就很多了。普贤菩萨是华严经的会主,法华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劝发,说听闻法华经是普贤菩萨加持的功德。如果有人修法华经,不小心忘记了,普贤菩萨就会骑着六牙大象来给人摩顶加持。

唐朝有一位功迥法师,六岁时,他母亲就教他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六岁出家,他少欲知足,十分借鉴,穿布衣,住茅棚。多年之后,法师想,我一个人静修只能独善其身,应该去弘法。后来就下山宣讲《法华经》,有一次感应得普贤菩萨骑着六牙大象出现,大地都变成银色。法师每次讲到《药草喻品》,天空就往往会下雨。

修法华经的,要四种安乐行。修法华经后,就会不乐世乐,这也是普贤菩萨加持。诵经法师过很朴素的生活。修道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

北宋的道琛法师,十八岁就出家,受具足戒。也由于他修法华三昧,感应普贤菩萨放光加持他,得无碍辩才。后来只要人有病苦,他就给他念经,并且施食给鬼神,病人就恢复健康。还有一个法师,每次念到普贤劝发品时,就看到普贤菩萨骑着六牙大象,出现在空中。

历代诵法华经感应普贤菩萨的很多,而这些都是精进修行,善根深厚者。普贤菩萨代表的是生命的富贵庄严的本质,跟普贤菩萨感应的人,都非一般凡夫。首先他生命要具足富贵的品质。

看很多传记,尤其是天台宗的祖师,或者修法华经的法师,他们一般善根深厚。有以下几点:

第一,童真入道为多,甚至从小就听闻普门品。许多法师都发愿,要童真入道,不受污染。这类人修道方式和普通人就不一样了。

第二,持戒非常之精严。法华经中有安乐行。法华经中天人非常欢喜,念法华经久了,口中出甘露,感觉身心很安泰。人身上会臭味,是因为破戒的缘故。像许多法师念法华经,感应的天人来供养总总瑞祥。

第三个,修法华经的,修行非常之精进。有的法师一辈子念一万多部法华经,甚至两万部。是非常了不起的。六祖坛经讲法达念三千部法华经,来拜六祖,头不着地。可见在唐朝时,颂法华经已经形成风气。

第四,修法华经的人,成就也非常大。第一个世俗成就大。像唐朝清凉国师,常年住五台山,就发了十个大愿。其中一个就是每天念法华经,普施有情。不仅是人道的,还有三恶道的众生。修法华经的,也非常注重施食。像水陆法会,放蒙山,焰口,这都是天台宗的祖师创造的。

第二个,临终也现种种瑞相,包括成就肉身,还有一个不思议的,就是舌根化成舍利。近代就有。

普贤菩萨发愿护持的经典不多,甚至说很少,唯独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甚至加持念法华经众生得种种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寺造得再大,不如护持佛法的功德大

奉施佛及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 物质供应是有限...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为什么偏空涅槃只是个化城

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

念的每一声佛号都是在行称赞如来的行愿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

这个称赞如来,所赞之境也是非常广大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寺院「斋天」有何含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编...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原来我这么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世间四种可贵之人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

观音菩萨近代显化的一段真实圣迹

台湾有一个海洋学院毕业的人,初始不信佛教,但福德因...

【佛教词典】无明藏

无明为无量惑业苦生起之根源,故称为无明藏。菩萨璎珞...

【佛教词典】自知录

凡二卷。明代云栖袾宏编。书成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只要具足品德,鬼神都恭敬

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

念佛摄心的方法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

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

念佛必须要明理,千万不可忽视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盲修瞎...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

「忍」的重要性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自己不相信自己,怎么了生死

现在讲念佛的方便。念佛就是方便。我念阿弥陀佛,在这...

【推荐】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近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如短期内多宗空难事...

圣严法师《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本份事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