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智圆法师  2011/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这种占有外物的欲望上,正是为了满足这些层出不穷的贪欲,人们消耗了自己宝贵的暇满人生。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般人一辈子都被世间的财富牢牢套死。

在这个时代,即使是未成年人也知道物质享受,甚至有的少年儿童小小年纪也知道在吃穿上互相攀比,一问他们长大了要干什么?有的回答要做企业公司的大老板,或者歌舞影视明星,既有丰裕的物质享受又有人们的崇拜尊敬。对于青壮年人士来说,物质世界就是生活的战场,每天的心思和精力都投放在如何挣取更多的金钱,以获取更好的物质享受,人生最宝贵的光阴都交付给了内心的贪欲。即使是一些老年人,对于物质享受仍然是贪恋不舍,衣食住行各样要讲究用好的,贪欲并没有随年龄增长、体质衰弱而减退。

美妙动人的物质享受就象罗刹女一样,初看容貌娇好姝丽,千般柔情万般妩媚,如果内心没有深邃的洞察智慧和不为外境所动的定力,则会难以自拔地投身其中,这些罗刹女不断使出各种伎俩和幻术来勾引迷惑人心,使得人们难以清醒,甘愿充当这些罗刹女的奴仆,遵从罗刹女的吩咐,去行一切难为之事,为她们愿受各种难忍之苦,最后罗刹女露出其残酷无情的本性,将这些被诱惑者一个个吞吃,饮其血餐其肉。

同样在这个物质世界中,这些悦意的外境、外物,令人内心动摇,如见罗刹女一样,情难自禁心生贪欲;追逐外物享受物欲的过程,则如与罗刹女共处一样缠绵难分;最后,一生深陷迷幻散乱,耗尽毕生精力,虚度一生,则如同被罗刹女吞噬。

然而这个世间难以计数的人甘愿受诸罗刹女系缚。这些罗刹女是什么?是一叠叠钞票,是洋楼别墅,是豪华轿车,是大片大片的房地产,是隶属自己的公司、产业,是灯红酒绿的感官享受,是一呼百应的名声地位。人们甘愿为这些罗刹女空耗一生,沉于迷梦,终生不愿醒悟,甚至大造舆论,攀比谁比谁的沉迷程度更深重,举世以深陷其中为荣,深陷严重者则被尊为人世楷模。而对揭示其真实面目的人反而横加责难、鄙夷漠视、冷嘲热讽,真是颠倒之极。这就是当今这个荒诞世界的真实面貌,有些人即使千般叮咛万般呼唤,奈何难以唤醒。

外物不论多么美妙,其本性都是欺骗诱惑,唯有招致痛苦。这样一个虚假的繁华物质世界,人们一生都为之欺惑。正因为一生光阴投入其中,从而无有机会投身于解脱之道,结果空耗一生。《入行论》中说:“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世上的欲妙极为微薄,世上的众生之所以辛苦,无非是为了满足各种欲乐。为了满足欲乐,即使是畜生也能够得到,但为此而勤苦的众生却因此而丧尽自己的暇满人身。

虽然人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对于自己人身的得之不易却很少会去思考。

我们这一世能够得到人身是异常难得的,难到什么程度呢?打个比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飘浮着一个木轭,木轭上有一个小孔,海里有一头盲龟,盲龟的头要钻进木轭之孔,这异常困难,佛说得人身比此更难。可惜的是对于世间人来说,大部分人都把自己万劫一现的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面,实在是太不值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推荐】莫耍小聪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蔑视佛国往生,可谓欺天诳人

原文: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

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境界、知见、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净化身心,转染成净,转迷为悟。...

【佛教词典】无量寿院

(杂名)兜率天内院四十九院中有无量寿院。...

【佛教词典】四悉檀

悉檀,梵语 siddhānta,巴利语同。意译作成就、宗、理...

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

金鹅的启示

我们要守住一念心,这念心最麻烦的莫过于贪欲。做人本...

念佛当心存敬畏,立早晚课,读经看论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

谤骂世尊的婆罗门

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

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与自杀现象的

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如果自...

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增强记忆力

问: 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

具备佛化家庭的八个条件

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

福报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较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跟福报大的人一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