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须发长远心决定心

智谕法师  2012/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法门,最圆满最方便,大家要真信切愿修持念佛,不可见异思迁。

有些人意志不坚定,由佛道转向外道。不知道,外道法不究竟,终须堕落。还有些人虽末误入歧途,却朝三暮四,心志不定。今天修“净”,明朝参“禅”;见入学“密”,又想持咒;见人学“津”,又想搭衣。像这种人,只堪自误,决不会有成就。

还有净土念佛人,不可乱发愿。我们只应有一个愿意,愿生西方,愿见阿弥陀佛。我常听见有人发愿说:“求观世音菩萨加被,来生让我生到富贵人家,别再受穷”。他好像很有把握,保证自己将来还留在人道,但没想到,万一来生落入畜生道,做了小猫小狗,纵然生到有钱人家里,又有什么好处呢?还有人说:“求菩萨加被,下辈子别让我生作女人了,让我作个男子吧”。她没想到,娑婆众生随业流转,不得自在,业力相追,就算你不生成母鸡,生成公鸡也难免挨一刀。

因此大家不可虚妄发愿,因为我们被业所系,不得离苦,唯有恳切发愿,求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才是最可靠的保证。

佛法流伟后世,有三藏十二部经。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但听说的不外一个“佛”字。千经万论无非颂扬佛的功德。古德说,“三藏十二部,言佛则周”。所以经论虽广,总不违佛旨;违反了佛旨,那便是外道所说,是魔所说了。各宗判教,也不外分析阐明这个“佛”字。

例如,天台宗把佛所说的教,判出藏通别圆四教。藏、通、别三教,不过是把“佛”义别说;圆教,不过是把“佛”义通说罢了。假使四教不是把“佛”义作通别说,而是另立异说,那便是外道法、魔法了。

我们念佛便是圆顿的唯一佛乘。能念的心是圆因,所念的阿弥陀佛便是满果。

台宗的藏、通、别,不能包括“圆”,而圆教可包括藏、通、别。贤首宗也是一样,小始终顿四教,不能包括圆教,而圆教就能包括小、始、终、顿。净土法门,一句阿弥陀佛,包含尽了一切。所谓“万德洪名,五乘普入,利钝全收”。所以念佛法门是至圆至顿的。好比求水,处处掘地,处处得水;而每处的水,同为大海水的潜流,所谓“诸水同源”。一切水同于大海,大海水普印一切水,也就是一切水同是一水,一水普印一切水。阿弥陀佛好比是大海水,普遍摄受一切法。经说:“一切法无非佛法,佛法遍摄一切法。”虽然万法的相是各异的,而万法的实相无非都是佛。所以一切法门,以念佛为主。

情与无情,始觉与不觉,原都是清净本觉。本觉就是阿弥陀佛。众生执迷而不觉,落入六道轮回,若能一念回心念阿弥陀佛,这便是始觉。因为阿弥陀佛便是我的本觉。所以念佛人以至诚心一称佛号,便已始觉合于本觉了。

弥陀名号,具足万德,所谓“树花万朵,一根所生。法门无量,皆丛佛出”。甚至连凡夫法、外道法,也都无非佛法。

对于“佛”的意义,因觉悟有深浅不同,就修行来说,便有次第。由于次弟的关系,于是有天台宗的藏、通、别、圆和贤首宗的小、始、终、顿、圆的判教。但不论怎样判别,都不出一个“佛”字;若是判教出于“佛”义以外,便是外道。所以各宗玄妙要旨,都不出净土法门的信愿行。奉劝各位,万勿见异思迁,另找其他法门修行。那样,便等于丢掉珍珠,拾取瓦砾一般愚痴。

大家应该发长远心决定心,一句佛号念到底,绝不更换题目,若能证得念佛三昧,便知尽虚空、遍法界,无非弥陀化身,无非弥陀示现了。所以说,念佛一门,普遍包含一切法门。无论学显修密,参禅止观,乃至礼拜忏悔,只要心中没有佛,都是外道。

我们天天求往生,原来净土就在当下。为什么呢?因为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不是弥陀的,没有不是极乐净土。因为极乐净土就是法界,法界不二,所以没有一微尘许,不是极乐,不是弥陀。因之说,法界藏身阿弥陀佛。释迦如来大慈大悲,为了使末法众生离苦得乐,所以教众生念佛求生西方。

或者有人说问:“我们为何要求生西方,不可以求生东方吗”?

这种说法完全是戏论。如果佛教我们求生东方,戏论之人又会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求生东方,不可以求生西方吗”?这种计较执着,根本是错误的。因为这无异是说,十方清净佛土,他都有理由不去,还是留在五浊恶世的娑婆吧。

不知佛为了除众生的妄想,使众生心住一念,所以要众生专心一致求生西方,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又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同时,法界本来没有方向处所,为了使众生心住一缘,所以用落日为标的,说求生西方。

或者有人又说,“为什么只有西方落日处可为标的,东方日出处,不是也可作标的吗?。

要知道日出的时候,众生造行的心旺盛。例如,太阳升起,你要忙着起床、吃饭、上学、上班、耕作赚钱,乃至勾心斗角,苦谋钻营。生活心切,无意求安。而落日的时候,便不大相同了。你要结束一天的劳累,求一个清净安乐的归宿。为了随顺众生的心欲,所以佛说求生西方。

或者说有人说:你不是说,净土就在当下吗?我们何必经过十万亿佛土,求生西方呢?我们在娑婆原地不动,不就成了吗?

由于众生迷心已久,无量劫来背“觉”合“尘”。本来清净心便是弥陀,便是极乐。但是众生迷深,却自己不识自心佛。若不放下娑婆,一念回心,就难以得度。佛为了要我们放下娑婆,才回向求生西方。

十方众生,只要一念回心,没有不得度的。大家若能回心转意,一心不乱求生西方,定得往生。可惜大家虽在念佛,但心中还不停在乱想,如记挂子女啦,事业啦,财务啦。……有说不尽的杂乱妄想。而且这些妄想,都比念佛求生的力量大,好像一个人刚要回心转意,又有一股力量,硬把他拉回去了。比如说有人失恋了,非常痛苦。你诚恳地告诉他,至诚念佛可以排除痛苦。他会愁眉苦脸地告诉你:“我失恋了,怎么有心念佛呢?”这真是众生心刚强难调呀!人们吃喝嫖赌都办得到,唯有回心转意便难办到,这就是所谓“放心难收”呀!

实在说,大家肯来净苑,念七天的佛,真是难得难得。

我曾告诉大家,“境由心现,心逐念成。觉时在一念,迷后历三祗”。只要一念回心,能念的众生,所念的弥陀,都是一真法界。若说难,实在是难,纵然经历三大阿僧祗劫,也不见得能成佛;若说容易,也很容易,只要一切放下,一念回心便是佛。

七天来,净苑简陋,设备不足,让大家受了很多委屈。叫大家不要叫屈,而且要生欢喜心;因为“万般皆欠缺,唯有佛具足”。在佛七期间俱会一处,岂不应大欢喜吗?

诸位回家后,应日日谨慎,兢兢业业,把这一切交待过去,莫生烦恼,莫造恶业。能得如此,便可安心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

掐珠记数念佛

【原文】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

【推荐】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

只要遇到了净土法门,就没有空过的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昙...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

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

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一、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印光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

汉传显宗有没有系统的修行次第

问: 现在的藏传佛教很兴盛,修行很有次第。汉传显宗...

四大不调在身体上的表现

一者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

【佛教词典】无相方便地

即大乘起信论所立菩萨十地中之第七地远行地。因此地之...

【佛教词典】四弃

(名数)比丘之四波罗夷罪谓之四弃。以犯此罪者,永弃...

星云大师《相互体谅》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乐,一起...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信众: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

地藏法门简易修法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天台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

地狱众生尚能拯救,何况人道众生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

人畜之间相轮回

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

净土教法何机得受

疏文 问曰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

开店遇到敲诈该怎么办

问: 弟子是淘宝开小店的,时常遇到碰瓷的、敲诈的买...

找一条真正的成功路

对于出家人而言,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妄念,是世间人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