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教法何机得受

大安法师  2022/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教法何机得受

疏文

问曰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何机得受?答曰 :解有二义。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木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除斯已外,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机得受义竟。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这段疏文含二重问答。第二问 :既然定善一门,因韦提希之请而说,散善一门是佛自开,未知定散二门的经文出于何处?第三问 :今定散二门的教法既然广被众生根机,令其获往生净土之益,真实不虚,未知净土教法,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受奉行?第二问涉及界定定散二门的依据,这是属于教法的问题。第三问是讨论何种根机者堪能修习净土法门,这是属于修行的问题。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于此辨析明了,于净土启信,意义重大,不可忽略。

导祖先回答第三问,何种根机得受净土教法。回应此问,从二种法义加以解答。首先从不堪信受的根机来立说,乃有四种人。

第一是诽谤佛法之人。佛法是释尊于菩提树下所证的法界真理,为怜愍救度我等众生故,一代时教,处处宣说,为我们留下宝贵的佛典。吾人研修佛法,渐能洞悉生命真相,修行出离解脱之道,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提心,最终获致圆满的出世法益。如无佛法之慧炬,万古如长夜,苦难众生无救无归。佛法于我等众生的恩典,纵然粉身碎骨,也难报其百千万分之一。然有愚痴人,不唯不信受,反而诽谤佛教是迷信,是避难所,西方极乐世界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或云“大乘非佛说”等。这谤法的罪业,比五逆十恶的罪还深重,后果是入地狱如箭射。阿弥陀佛大愿普度一切众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人。

第二是无信之人,即“一阐提”(断善根者),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心即佛,乃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存在,一概怀疑否认。以其浅短的逻辑思维与日常知识加以驳斥,尤其是受现代科学教育出来的人,对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怀疑者甚众。念佛法门,素称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感应道交,妙德难思。

不唯世间俗人难信,乃至佛门内诸修行人中深信者亦不多。无怪乎导祖作偈云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自己生起信心很难,教化他人产生信心那就更难。然此难信之念佛往生净土一法,实乃十方诸佛大悲普度一切众生之妙法。吾人能自信教人信,乃真正成就报答佛恩之大事。信心功德无量,唯有狐疑是弃才。是故无信之人亦是拣别之列。

第三是八难众生,即八种障碍见佛闻法的厄难。具言之,一者地狱难,坠入地狱,遭受种种苦刑,每日万死万生,受苦无间,无能见闻三宝,修习佛法。二者饿鬼难,镇日被饥渴所逼恼,觅食寻水,辛苦万端,不得如愿,无能见佛闻法修行。三者畜生难,被愚痴昏迷所困,受随时被人宰杀所惧,无能闻法修习。四者长寿天难,又称无想天,寿命五百劫,处色界第四禅,是修无想定的外道所居,念头不动,如冰冻鱼,故起不了觉照心去闻修佛法。五者北俱卢洲难,北俱卢洲是四大部洲之一,人的寿命一千岁,无病夭,衣食自然丰足,生活快乐,生不起修道出离心,佛法不到彼处,属于边地。六者盲、聋、喑哑难,六根不具,障碍见佛闻法修行。七者世智辩聪难,六根完具,智商颇高,逻辑思维发达,然只好乐世间的知识技能,对不可思议的佛法多疑少信,聪明反被聪明误,障碍闻法修行。八者佛前佛后难,福德浅薄,不能生到佛世,不能亲炙佛陀。如出生在佛前,便不能听闻佛法 ;生在佛后,亦有不能闻法修行的风险。吾人属生在佛后的众生,所幸现处佛教末法时期,还有佛的遗教典籍存世,吾人当珍惜这一得人身闻佛法,尤其闻净土法门的大好因缘,了办出轮回成佛道之大事。末法万年后,释迦法灭,便长夜漫漫了。

第四类是非人,非人不是指鬼神之类的,非人是指缺德者 —— 非人行。儒家说五常八德是作为人的依据,做人若不奉行“仁、义、礼、智、 信 ” 五 常, 不 行“ 孝、 悌、 忠、 信、 礼、义、廉、耻”八德,就被称为“亡八”,衣冠禽兽。这类非人,行为乖张,福德浅薄,便无智慧信受净土法门,故亦在拣别之列。

上述谤法、无信、八难、非人行这四类众生,或因愚痴,或因烦恼覆心,或因恶业习气深厚,无从逢遇净土法门,或遇到也是法不入心,难植信根。这四种人就如同腐朽的木头,不能指望雕成器具,又如同顽石,任何雨水不能渗入滋润。类似于我慢高山,不存法水。如斯之辈,自暴自弃,不受圣化,诚为可怜愍者也。

除这四类众生之外,凡是闻到净土法门,一心信乐,发起求愿往生之心,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上者尽形寿忆佛念佛,下则或平时或临终十声念佛,悉能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净土法门如天普盖,似地均擎,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万修万人去,真实不虚。上述讨论即回答何种根机得信受净土法门之义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

何故临终十念可灭一辈子罪业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

诵《无量寿经》不念佛号,属于念佛法门吗

问: 一个朋友每天诵三遍《无量寿经》,不念佛号,这样...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在讲净土宗的祖师简介,...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

佛门乃第一福田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

离开阿弥陀佛,难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

【佛教词典】正语

云何正语?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

【佛教词典】般若佛母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

鞋匠变国王

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

为何要强调专修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

大寂法师:明白自己今世贫穷或富有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生在贫穷人家,有的人会生长在富贵人...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

修净土是否着重在孝道

问: 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

虚云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堕江的经历

安徽马鞍山小九华寺,离寺不远处乃采石矶,当时虚云老...

【推荐】念佛人能不能开悟

那么我们再谈谈念佛,念佛人能不能开悟,楞严经第二十...

最珍贵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医的路上,曾经遇到一位患者菩萨,他虽然是一位...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

「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菩萨和大善知识

印光法师告诉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先明总者:谓如来唯为一...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问: 法师讲过,极乐世界一人去供养佛,可以同时到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