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2012/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

“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于“污染的造作”。

“心不动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别心”(离念灵知),“行善而不执著善相”才是“清净的造作”。换句话说,清净的造作超越了善恶的对待。

这个观念也许诸君不易明白,让我举个简单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就是恶业,清水就是善业,莲花不但不染污,也不染清水,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所以,真正的清净超越染净的对待。真正的善也超越善恶的对待,这超越对待的善,我们姑且叫它“清净”。

为什么要超越善恶呢?因为造恶得苦固然不好,造善执著我在行善也有许多烦恼,譬如心中受了“我啦”、“善啦”、“多少功德啦”这些名相的干扰。再者,行善虽然将来有福报,可是当这些福报来的时候,一个人难免被福报“乐”昏了头,以致于物质享受太过分,起了骄傲心,忘记再继续种善因,大吃大喝种其他恶业……,人一种了恶业就会堕落,所以佛家把行善求富贵的人形容为“三世怨”。其意义就是:今生行善求富贵,来生有钱没智慧,有钱没智就会造恶业,所以到了第三生便又穷苦了。这样打转总不是办法吧!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行善而不希望回报,甚至不执著善的名相和“我在行善”。行善不执著我相和善相才有智慧,才有眼光。

总括一句话:心地清净才是最大的福气。行善不执著善相才是绝对的净业,才是超越对待的最大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什么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

为什么这个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我们来看看种子...

十劝世人

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以善业夺恶业,以善心夺恶心

中随烦恼有二种:『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

星云大师:一半一半

我们经常看到报章杂志上将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半:自由...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善恶随行

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拘利城的城主善觉王是耶输陀...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

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我们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 第一个、...

【佛教词典】博朵瓦

(1031~1105)西藏名 Po-to-ba。本名仁钦赛。西藏喇嘛...

【佛教词典】空闲处

(杂名)阿兰若Ara?ya之译。去聚落三百乃至六百步。闲...

文殊菩萨度众的善巧

一日,阿难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亲见文殊师利所成...

《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

花椰菜能预防皮肤癌

花椰菜中含有的异硫氰酸盐能帮助人体免受紫外线伤害,...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

【推荐】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的意义

十二光如来,首先看无量光。这个佛证到了心性的无尽的...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佛学漫画】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真修与假修

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呢? 我听经闻法,吃斋念佛,当然是真...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