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2012/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法师,这个人开始的。

有一次,襄阳地方的一位名士习凿齿,到了檀溪寺,专诚拜访道安法师,寺僧跑去报告,正是道安法师问著谁人来访的当儿,习凿齿已经来到他的面前了,随口代寺僧回答说:「四海习凿齿!」道安师听了,也就不慌不忙,毫无思索的含笑应声说:「弥天释道安!」这是一副对得很工整的对联,虽然出语浅显,含义却很深,因此,便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联。由此开始,以后的出家人就不再用俗家之姓,而改用释迦牟尼佛的释姓了。后来道安法师提议出家人应该都跟随佛而姓释。当时还有很多人不满,再后来《增一阿含经》译出,经中果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一时大众惊叹。

在家人为什么不能姓释?

皈依的在家居士,法名是不会更改您原来的姓氏,也就是说在家居士是不能姓释的。释是出家僧人法名用的姓,来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第一个字。中国僧人姓释始于东晋道安法师,道安法师倡导:“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佛在《增一阿含经》中也告诉门下弟子:“剎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着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迦子。”“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由经文可知,没出家的皈依居士是不能用“释”为姓的。

出家人无论俗姓为何,一旦出家了,就皆随释迦姓,在家人一旦见到出家人,皆应称师父或和尚。师父是尊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父一般奉养,尊敬孝顺。如果有一在家人学佛,觉得心崇释迦,便取释为姓,其意本善,倒也无可厚非,但其行则远背人情事理,善意成就恶果,无智慧故。虽说取名是个人的自由,但个人的自由也必须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释姓是出家师父的专姓,在家人应通情达礼,理当不应取释为姓。如果有人见你姓释,误认为是师父,便行大礼,你受得起吗?难道就不怕折寿?所以在家人取名,无论是网名,还是笔名,都莫以释作姓。学佛的人,更应比常人要通情达礼!

 

居士的法名前应该加“释”姓吗?

姓氏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以此来表示其归属的家族,传承的血脉,延续的是什么人的后裔。在东晋以前出家人的姓氏比较多,比较复杂。比如外国来中国的法师,大多数都以其故国的名字为姓,如:康僧铠、康僧会(此是康居国人), 竺法兰、竺佛朔、竺叔兰 (此是天竺人) ,支娄迦谶、支道林、芝遁、支谦等(此是月支国人),安世高、安玄(此是安息国人);也有以三宝名字作为姓的,如: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罗(佛就是佛陀的简称),达摩难陀、达摩波罗(达摩译为法),僧伽提婆、僧伽难提(僧伽简称僧);也有仍用俗家姓氏的,如中国最早出家的严佛调、第一个受戒的朱士行等,还有最多的是跟师父姓。

针对当时出家人的姓氏比较混乱,其姓氏来源也多是随师姓,道安大师发现原来出家人的姓氏太过混乱,不适宜佛教的统一和发展,就倡言:“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开始大家都有些茫然,等到《增一阿含经》传译过来,其二十一品有云:“四大河入海,亦无本名字,但名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为四?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性,但言沙门释迦弟子。……是故诸比丘,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天下僧人乃信服而从之。

《易居录》卷22云:“沙门自魏晋已来,依师为姓。道安尊释迦,乃以释为氏。后见《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自是遂为定式。为沙门称释之始。”于是后来中国出家人都以释为姓成为了定式。

在家居士为什么不以“释”为姓呢?虽然七众弟子都是佛子,但是其在家出家还是有所区别的,出家人以“释”为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和在家居士有所区别。其次,居士者,居家之士也,要维持家庭,延续祖宗血脉,怎么可以随意改姓呢?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出家者尚不改姓,只取法名。

在佛世时,居士就不改姓,连名也不改,就是出家众也不改姓名。而改法名,乃至出家人统一“释”姓,这都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了表明自己归属于佛陀,所传承的不再是祖宗血脉而是佛陀法脉,所以不再用俗家姓氏、名号。

或许有人又要以什么“平等、无分别心”等等之类的话来反问我,为什么出家人可以用,在家人就不可以用了呢?这些高调都不要唱,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约定俗成、大家公认的问题。那佛经中还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难道你到大街上都叫人家“爸爸、妈妈”吗?对于姓氏是僧改俗不改,以成定式,大家所一致公认的。比如“和尚”一词,其本义为“亲教师”,是一个很崇高的称呼,一个寺院就一个和尚(方丈),那么现在大街上的人看见出家人都称和尚,还能是“和尚”的本义吗,还能去那样理解吗?如果人家叫你和尚,你说:“我不是和尚,一个寺院就只有一个和尚。”那么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原来这些都不是和尚,都是‘假和尚’”。又如“法师”一称呼,按经典要求是很高的,现在已经成了通称,也不能再以那个标准去衡量。

僧人统一“释”姓,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色和规式,为了使僧俗不相混烂,请各位收徒弟的师父自己要知道,不要再为皈依的在家弟子取名“释某某”,并且还堂而煌之的填在皈依证上面。

对于皈依证上确实是如此写填的那些居士,也不要再以“释某某”而自称,可以但称法名(释德纯注:这样是最好的,或者在法名后面加上居士二字,也规范。),或者前面冠上俗家姓氏,如“张某某、赵某某”等,或者就称本来的名字也未尝不可,这样也不会引起误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观世音菩萨》

有一个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烦恼,她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念了...

【推荐】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星云大师《烧头香》

民间的信仰,都流行著「烧头香」的习惯。 每逢新春,...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堂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信仰不能被消费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诸位你的障碍是哪里...

【佛教词典】真言秘密

(术语)真言为如来三秘密之随一语秘密,故云真言秘密...

【佛教词典】雪峰鳖鼻蛇

(公案)碧严第二十二则曰:雪峰示众曰:南山(雪峰)...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哪...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一、寺庙启蒙 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

星云大师谈心经

第一讲 校长史密斯先生、教务长先生、各位女士、各位...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

舍咒来念佛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

大安法师2024年正月初二开示|观音悲智度生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我们今天来介绍一下憨山大师对观...

【推荐】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难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

星云大师《禅定的开示》

关于禅定,其实,禅就是定,定就是禅,一定要来解释它...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