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  2012/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顾此失彼,顾彼失此。

凡夫心地未解脱,心易飘浮染境生心,贪著五欲六尘,难割难舍,佛有善巧方便,为令众生得以解脱,是故,制戒以防止三业之过,令自性清净;修行者若不受戒持戒,心地毫无分寸,一切开遮持犯,盲然无知,无从修起,犹如迷失的船只,漂泊于茫茫大海中,无方向可循,周旋不出,彷徨恐慌,甚可怜愍!佛弟子欲修行,若无受戒持戒其心地无所依据,亦复如是!

修行者不受戒不持戒,始终不得入佛位,欲证成菩提,终无是处。佛法的道理如同双目,受戒持戒如同双腿,两者不可或缺,有腿无目易招受碰壁与不如意之事;有目无腿,不实践理念,如人划饼充饥,说食数宝,终不可得!

修行者应禀持著理事不二的正观,方能契入解脱之境。受戒持戒是修行者的最根本条件与基础,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破烦恼,如是而证菩提。

受戒持戒的重要性,又如同建十层大楼,必须要有地下室与地基的巩固基础,方得起建一楼二楼乃至十楼的可能性,若无地基为基础,一楼至十楼皆有倒塌的危机;修行者若无受戒持戒的基础,一切善法不得生,禅定智慧不得生,菩提无从证悟,成佛便为戏论!

佛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佛陀临涅槃之际,一再叮咛佛弟子,应“以戒为师”,正如此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本法师文章列表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

情执太重怎么办

问: 情执太重怎么办? 明证法师答: 执着就把人害死...

佛经原文查不到的就能予以否定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

佛菩萨为什么不以神通度众生

问: 佛菩萨为什么不以神通示现世人,引起世人的信仰...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从极乐归来的菩萨是非同小可的

极乐世界的解脱功德,我们简单提出三点: 第一、随愿闻...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

【佛教词典】二受

指身受与心受。受者,谓领纳所触境之心所法。(一)身受...

【佛教词典】那吒析骨还父

禅宗公案名。系唐代翠微无学之法嗣投子大同禅师与其他...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问: 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在过去迦叶佛时,有两兄弟一起出家求道。兄长诵经、持...

【推荐】佛教中开光的真正含义

开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谁没有善根

佛陀时代,有一老人听说出家修行能够离苦得乐、解脱自...

临终正念需要有引导力

引导力。就是忆念净土,欣求极乐。 从小乘的角度,他只...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鬼分为哪些类

问: 请问,鬼分为哪些类?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哪些鬼...

【推荐】《了凡四训》漫画版

《了凡四训》漫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