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圣严法师  2012/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正当的职业必须符合几项基本条件:

第一,不可对人、对众生不利。也就是不能伤害他们的生命、利益和财产,也不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品德和名誉。这是合乎正命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必须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也就是能够自利利他。现在许多企业家,甚至于一般做小生意的人,都能有这样的商业道德,因为他们都了解,如果心胸太狭小,只求自惠自利,不管其它人是否得到利益,生意是做不大的。像有些广告为了促销,赚取个人利益,不断地宣传对顾客的优惠,夸大顾客的利益,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却是假话连篇,就不符合正命的条件。所以,要真正地考虑到对顾客的利益,才算是正命。

第三,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只考虑是否对众生有利益,虽然自己在健康上、财产上都可能有点损害,但是为了利益众生,仍然愿意把自己的生命、财产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全世界、奉献给一切的众生,这叫做菩萨业,是大菩萨的行为,当然是正命。

所以,不管是三百六十行,或是三千六百行、三万六千行,行行都可以成为正命,就看你存心如何?方法及目的如何?有些人误以为做一个佛教徒好辛苦,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限制比一般人多。其实并非如此,佛教徒能做的工作太多了,只要避免会伤害众生的职业,其它的全部都能做。伤害人、伤害众生的职业其实不多,而不伤害众生、不伤害人的职业却相当地多,所以选择的空间还是很宽广的。

就业时另外还有一些考量:譬如工作中的人、事关系能否胜任?自己的志趣如何?因缘是不是允许这样的选择?

有的人非常天真,认为选了一个对自己有益的职业以后,对他人也一定有益,但这却不一定,因为你的职业可能会让其它人蒙受损失,因此对职业的选择还是需要小心。现在报纸上刊登的征人启事,你必须要先确切了解工作的真实属性,然后再做决定。

我们常说职业没有贵贱,从佛法来看职业确实如此,职业只有职务的大小,没有贵贱高低的差别,凡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头脑去工作,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职业当然也是平等的。只不过有的人能力比较强,所以职位比较高一点;有的人能力比较差或是福报比较不够,职位因而差一些、低一点。但是职位低并不等于人格低,也并不等于就是不好,只要我们存着正念行正命,对人对己都是有利的。

工作自在语:

职业只有职务的大小,没有贵贱高低的差别,凡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头脑去工作,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职业当然也是平等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工作的态度

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间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工作。要工...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

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在一些职场中,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

言行举止就是我们的介绍信

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他想要雇一名助理...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

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管理者因为不但要...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游戏人间,发挥人生价值

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往往容易...

【推荐】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玄沙师备禅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

圣严法师《再论积极》

曾经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

圣严法师:向佛菩萨祈祷有用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佛教词典】礼忏

礼拜与忏悔之略称。又作拜忏。即礼拜诸佛、菩萨,忏悔...

【佛教词典】定无色

为“生无色”之对称。指修习所得之定。谓身在欲界散地...

如何富过三代?德过三代?

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

星云大师《从何处下手学佛法》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

宏海法师:楞严法会开示

各位道友,特别是今天我们格外的因缘,正法眼藏,楞严...

「三德六味」具体是指哪些

来寺院参加过过堂的居士都知道,寺院中早、中用斋前都...

白居易与佛教之因缘

白居易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称...

谛观无常契真心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虚云老和尚与具行和尚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朴拙青年,穿着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