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圣严法师  2010/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穷尽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换来的却只是白发苍苍和一声声的唏嘘,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幸福的真谛。

虽然财富、健康、名位、权势都是一般人所喜爱的,但这些并不等于幸福。幸福的真谛应该是‘平安就是福’,能不能够平安虽然和外在环境有关系,但是决定性的关键,还是在于主观的自我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能平安、知足,就是幸福;如果不知足,要获得幸福就很难。

真正的知足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没有也知足’,这是平安常乐的基本条件。不过,‘多也知足’还容易理解,‘少也知足’和‘没有也知足’就很难体会了。一般人大概会觉得纳闷:‘东西都不够用了,要怎么知足呢?更何况当什么都没有时,讲知足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东西多不一定就能满足,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正、绝对的多,所有的‘多’都是透过相对、比较而来的。而且,即使真的拥有很多,既不可能永恒不变,也不可能永远维持正面的成长。所以,当‘有’的时候就应该知足,至于‘少’或‘没有’也是一样,因为‘少’或‘没有’都可能是‘有’的开始。

因此,无论将来‘有’或‘没有’,都一样要努力,不要和别人比较、不要和过去比较、也不要和未来比较。只要活着,就要凭自己的心力来做事,如果做错了事,就要懂得忏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够好,就要继续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于天、地及自己的良心,这就叫做‘知足’。

我常常向弟子们讲一个比喻:‘不知足的人就像生活在米缸里的老鼠,不知道自己的身边都是可以吃的米,却在米缸里撒尿、拉屎,把米缸弄脏了,才又跳出去找东西吃。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还糟蹋了自己的福报。’例如,虽然在禅堂里有很好的环境供大家修行,还有老师指导修行方法,但是很多人仍然想着:‘这个方法不好、这个修行场地很差、我的身体很不舒服……’,用这些借口来拖延自己的修行,不就象是米缸里的老鼠吗?

因为缺乏感恩、知足的心,得到利益以后不但不会满足,而且还会嫌弃别人把不要的东西送给他们,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此外,我们也要常常想到,自己的福报是从过去生中带来的。所以,这一生要好好的惜福、培福,不要糟蹋了自己的福报。

一个真正知足的人,能够了解‘进退自如’的道理。退的时候,他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认为是老天瞎了眼、自己生不逢时;进的时候,他则会心怀感谢地想:‘如果不是我过去修来的福报,就是别人对我太好了。因为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我现在才能这么顺利,无论得多、得少我都很感激。’

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培福、惜福,却老是在享福,福报就会越来越少,幸福的日子总有结束的一天。一个懂得知足、惜福、培福的人,当遭逢逆境时不会抱怨,在一帆风顺时则懂得感谢,无论何时何地都感到心满意足,才是个真正幸福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忽略身边的幸福

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来来往往地人群中,为了生计、为了...

换取一时的荣华富贵,你认为值得吗

歌坛常青树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肿瘤后,列出家中所有的...

少欲无为,身心就会自在

我们常常说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风...

让心灵创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

佛经中的「吉祥」含义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

为心情放个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

圣严法师:四圣谛讲记

四圣谛是基础的佛学,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夏...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

圣严法师《动静不二皆是禅》

现在的社会追求效率,造成每个人越来越匆忙,竞争越来...

【佛教词典】四斋日

(杂名)禅林每以月旦,月望,初八,二十三日为四斋日...

【佛教词典】别教

(术语)华严宗之判,开一乘为别教同教之二门。与三乘...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

好运气来自于结善缘

不管人们是否相信命运,这人世间总是有许多人事业成功...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

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

吸烟的二十过

1、护法善神发怒远离,冤魂魔障如蝇附烂肉聚于此人;...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