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守心》

圣严法师  2010/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守心的本身是一种方法,是从制心、守一而产生的。五祖弘忍讲到守心时,提到《遗教经》中的两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制心,是将散乱心变成统一心,再由统一心变成不动心,这是从制心开始而后达到不动心的历程。不动心是离开动静的差别,无心可动,亦无心可静,这和定心不同。

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不动的,同时又能够作用的?只能拿明镜勉强来作比喻。明镜是不动的,但是由于外境在动,所以镜面上所现的影像也随之而动。因此,佛、菩萨或彻悟以后的祖师、禅师们,对众生的需求,是依众生所需要而给予的,众生需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众生需要听何种法门,就说何种法门。所以禅的不动心,不是像木头、石块。若外表象枯木、石块,很可能是在凝结心或统一心的状况之下,此时,他们害怕离开了凝结心或统一心,而贪恋着它,因为那是相当愉悦的。

常有一些参禅打坐的人来问我,并告诉我一些他们自己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体验,例如有人说:‘我突然间失去了自己,然后有一种解脱自在的感觉,此时分别心停止了,请问法师,这是不是开悟呢?’

一般人都认为这是开悟,而我告诉他说:‘不是,你只不过是从混乱的妄想心得到片刻的平静,这时你的心里会突然地失去负担,当压力、负担的感觉丧失时,就会产生如释重负的轻松解脱感。但是,你的心还是在动的状态下,因为你还感觉到很舒畅,好像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是在不动心的情形之下,怎能感受到解脱呢?因此,我肯定地说,你的心依然在动。不过你能在散乱心中,得到短暂平静的经验,已很难得,但离开悟的路程还遥远得很。’于是又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开悟?开悟的境界是什么样子?’我说:‘禅师从来不告诉人开悟的境界是什么。’

‘守心’是经常不断地守住‘不动心’,当守住不动心时,涅槃法就自然显现。涅槃法是不动法,也就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是佛性、本性的意思。自性既然是佛性,佛性不动就产生不动心的作用,不动本身又叫作涅槃或寂灭,当佛性产生不动心的作用时,也就产生度化众生的功能。

因此见性以后,是否能将见到的悟境永远保持住,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一次又一次地日积月累地恒常修行,就必须要做到‘守一’的工夫;‘守一’工夫达成以后,再就是‘不动心’长远的维持了,而‘不动心’的永久维持,就成为‘守心’。因此,‘守心’涵盖了‘制心’的过程和‘守一’的内容。

今天所讲的题目好像深了一点,诸位之中是否有丈二金刚摸不到头的感觉?还是已摸到一点点?金刚虽然高,但我们已知道这就是金刚,摸不到头是应该的,因为你未成为金刚,也没有丈二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净慧法师: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

本焕长老的禅思语录

◎ 未成佛时,要先结人缘,广结善缘,随众随缘,为教...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义工是菩萨行者。义工没有一定的什么事,一定的什么时...

藏头白、海头黑

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不拔眼中钉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钉子,所谓「眼中钉」,要不要恨...

【佛教词典】闻正法圆满

【闻正法圆满】 p1264 瑜伽二十卷三页云:云何闻正法圆...

【佛教词典】毗指多婆多

(杂名)Vijitavat,日之别名。译曰胜者。见大威德陀罗...

星云大师:不要把福报漏了

我们赚得的钱财,把它放在口袋里,口袋有缺口,钱财漏...

梦参老和尚《浅谈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

习气难调

毕陵伽婆蹉尊者是一位断尽烦恼的阿罗汉,受到人天恭敬...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

佛为何绕了一大圈才说净土法门

既然如此简单明了,佛何不直接就告诉人们念佛求生就行...

欠钱不还会遭什么报应

愿意将钱借与我们,这说明对方对我们很好,也很信任。...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

证严法师:孝的真谛

做人要饮水思源:生命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成就?能知恩报...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

忍一时之气,也许可避免一场灾祸

有首古诗是这么写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推荐】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