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要以感性来修行》

圣严法师  2010/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稳。性格不稳的人,经常会发脾气,而发了脾气之后又常常后悔。有的人生气时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再拜佛。我经常遇到这种人,他们告诉我:‘师父,我信了佛,知道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跟人争吵,可是,还是发脾气,还是骂人。’

最近我到中西部去访问,有一位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告诉我说:‘师父,很奇怪呀!我不能念经,只要上午念经,下午一定跟我太太吵架。’我说:‘这不对呀!你念了经以后,应该有慈悲心才对呀,怎么还会跟太太吵架呢?’

他说:‘师父,我念经的时候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吵架,结果念完以后准会吵架,我怕发生的事,准会发生。’我说:‘你一定不会念经,你是不是一边念经,一边想下午不要吵架,不要发脾气,你如果用这种心态念经,你本身的心情,已经在波动了,这样念完经,火气自然就来了,就会吵架。’

他的太太在旁听了说:‘师父,我先生就是不听我的,我叫他念经的时候身心要放松,他就是不听!’

我告诉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你以后诵经时要心平气和地诵,如果气急败坏地诵念修行,怎会避免情绪化呢?’

上面这个例子,不是菩萨不灵,也不是没有感应,而是本身不会修行,修行的态度有问题,这个留学生以感性来诵经,以感性来修行,修行的结果还是感性的。

人的情绪是需要调剂的,学佛是一种修养,能够使我们心平气和,心平气和以后,自然而然地,理性便会胜于感性。如果时时刻刻为了某种目的而修行,一心只想快点达到目的,这会引生感性的情绪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文珠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众所周知的伤仲永,通过讲述一个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

圣严法师:智慧与福报

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也可能会带...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佛教词典】随意

梵语 pravāranā,巴利语 pavāranā。音译钵剌婆剌拏...

【佛教词典】四分三境

【四分三境】 具足称‘四分三类境’,四分,即识体四分...

遮止无意义的话语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傅大士《十劝颂》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忘了关门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空留遗憾又何用

光阴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匆匆...

大安法师:经常做梦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问: 我经常在睡梦中做很多梦,造成睡眠质量很差,这...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要聪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从健康的角度选择食素...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