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忏悔与负责任》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但是承认错误之后,还要负起责任,准备接受这个错误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才是忏悔的功能。

根据佛经,忏悔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对自己的良心忏悔;第二是对我们所亏欠的人忏悔;第三则是当众忏悔。在当下承认错误的同时,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佛教徒通常是在佛前忏悔,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或是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所以会在佛前求忏悔,请佛菩萨为我们作证明。佛经指出,凡夫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此,无论我们如何客观持平,都不免会犯错。尤其我们的记忆总是很快就把错的、坏的事情忘掉,或是不愿想起,甚至于把错误合理化;但是对自己得意的事、对别人的贡献,却又记得牢牢的,而变得自傲自大,不懂得谦虚。所以,无论知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我们都应该忏悔。

其实在我们一生之中,无意间对不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等最亲近的亲人;我们伤他们的心,让他们受苦受难,而自己并不知道,甚至有时候让人家受苦受难,心中还在幸灾乐祸,说:“活该!希望他再更苦一点,这样才能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像这样的心理,都应该要忏悔。如果我们平常能够天天忏悔的话,我们的身心行为,就会愈来愈清净。

如果做错事不忏悔会怎么样呢?佛教徒相信“罪有罪报,业有业报。”果报有好有坏,好的叫作“福报”,坏的叫作“业报”、“罪报”。如果不忏悔,我们受的苦难就会多些;如果忏悔,受的苦难就少些。

我们的家庭、事业、学业,甚至于健康,都免不了会产生种种的挫折、磨难。这些阻碍、不如意、不顺心,其实都是我们过去在有意、无意间,所造的种种罪业,而形成的果报。但是许多人不理解这个观念,一旦果报现前了,就觉得是老天没有长眼睛,而埋怨:“像我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老天对我不公平?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简直是没有天理公义!” 甚至会进一步会想:“天底下根本没有天理、良心!既然人家对我这么坏,凭什么我要对人家好?”从此自暴自弃,出现报复的心态。这样不仅害他人深陷苦难,也使自己再受一层烦恼所苦。所谓冤冤相报,无有尽期,真是苦上加苦、罪上加罪;如果还不懂得忏悔,想清楚问题的症结,情况便会愈来愈严重。

如果不忏悔,就像欠债不还一样,总有一天债主会逼上门来。尤其到过年的时候逼得更紧;试想看看,过年过节如果有债主上门逼债,不是很痛苦吗?忏悔以后,无论有形、无形,无论债主是不是在我们面前,至少我们良心上的负担已经减轻了。

可是忏悔以后,并不等于罪过就此一笔勾消,而是“承认错误,愿意承担”的意思,是表示“欠你的钱我会慢慢的还,等我有钱的时候一定会还,而且会主动还。”而且忏悔并不是将所有的过失都推给佛菩萨来负责,如此是误解了忏悔的真正意思,也不符合因果观念。

不肯担负责任,就不会改变自己,业力就永远存在,这种假的忏悔并无法净化内心;而且不忏悔改变,便无法真正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其实,只要肯接受“人是无法逃遁于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观念,就会提醒自己少做一点错事,这样便能达到防非止恶的功用。所以忏悔之后,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而是要更努力多做功德、多行布施,以积聚善缘。

忏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只要至诚地表明忏悔业障、罪障的决心即可。另外,也可以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它的意思是:“由于我过去贪、嗔、痴的心理,造了种种的业,透过行为、语言和思想表现出来,伤害到人;现在我来到佛前真心忏悔,愿佛菩萨给我做证明,证明我已经全部忏悔了。”

忏悔也可以用拜佛的方式,一边拜一边忏悔,一面念一面拜,或者是念完以后再拜。藉由无我的礼拜及〈忏悔偈〉的反思,就能毫无隐瞒地彻底承认错误,并增加担负责任的勇气,达到忏悔的功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人事与工作上的忏悔》

人与人相处,日久难免有不愉快的摩擦,有时在有意无意...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忏悔罪障要先明白罪业生起的因缘

所谓忏悔,当然主要的目的在于忏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

忏悔应具足十心

我们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除了自己的业障,共业也是要忏悔

忏悔业障非常地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开阔一些讲...

站在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安住真如 这一点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资格谈...

忏悔,有三种力量现前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圣严法师《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圣严法师:同事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公司或团体里共事的人,他们...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做佛事》

什么叫做佛事?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

【佛教词典】八慢

(名数)慢之八种类:如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

【佛教词典】已生恶不善法

【已生恶不善法】 p0229 法蕴足论三卷一页云:云何已生...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

拜地藏像忏悔,获菩萨现身加持

这《地藏经》,古来因读诵、受持、供养、礼拜而获得实...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 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质

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念佛三昧,无上真法

念佛一法,虽然我们有种种的认知,满怀的欢喜,无尽的...

生命中的五颗球

几年前,在一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

蚕和蜘蛛的故事

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

【推荐】减少压力的办法

恐惧感的来源 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