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圣严法师  2011/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怒的人,身体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内分泌失调等。而每逢心情颓丧、悲观厌世时,正好也是精疲力竭的时候,身体所供给的能量不足以应付各种事务,因此,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人的性情归诸于身体的影响。

身体的病痛的确有可能影响心理的健康,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心是身体的主人,如果心理脆弱、不健全,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健康状况。所以,身体上的缺陷或病障可以从调整心理状态来改善。

首先,我们要接受人的身体本来就有病痛的事实。曾经有人问我,什么人不生病?我回答他说:「不生病的人已经死了,而没有病的人还没出生。」因为死了的人不会生病,出生以前也没有疾病可言,除了这两种人以外,没有人是不生病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不断经历老化的过程,而且在遗传因子里,人人都带着病因,也就是一出生就已经有病,并非等到年老才会生病。

所以,无论是否感觉得到,实际上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病痛。像我从小就病恹恹的,但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体羸弱,所以我会照顾自己,不暴饮暴食,也不过度劳累,因此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也正因为生病,让我觉得自己的福报不够、业障很重,所以才懂得惭愧。因此,生病对我来说,反而是因祸得福。

反观有些人虽然从不生病,但一生病就回天乏术,这是因为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早就潜伏着病灶,不懂得好好爱惜身体,当医生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

由此看来,能够感觉到自己有病的人是很幸福的!但我们也不需要常常活在疾病的恐惧不安之中。例如,我有一位朋友老是抱怨说,自己这里有病、那里有病,要不然就说自己活不到下个月了!这样的话语不论对他人或自己都是不好的暗示,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并不是正常的心态。

因此,平常我们要抱持「生病乃人生之常态」的观念来爱惜身体,当真正生病时,则要避免疾病对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些人发现自己生病后,就像泄了气的汽球,以为自己没有希望、就快要死了。其实,既然生了病就要治病,并且要将心情提振起来。能提早发现身体有病,就能够多加爱护、保养、治疗。至少你还不会马上死,还有时间处理很多事!所以,发现自己生病了,不正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再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过去世造了很多业,所以当病痛来袭、身体感到不舒服时,要认为这是藉由生病来还报、还债的。能够还债表示你还有本钱,有本钱还债才能「无债一身轻」,这是值得安慰的。另外,佛教也有一句名言:「比丘常带三分病。」这说明了疾病是助道、得道的因缘,因此常常生病的人,就能带病延年,反而能够长寿。

以上这些观念都能帮助我们正视疾病,如果善加运用这种心态来处理自己的问题,虽然身体不舒服,还是能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性情调整过来。如此一来,每天就都能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牢狱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

天天伴佛眠,朝朝从佛起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都在我们的念...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心灵的四个品级

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心态决定独木桥的走法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这个...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圣严法师《观自在菩萨》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圣严法师《与蚊子和平共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佛教词典】从业所生

【从业所生】 p1030 雑集论八卷十页云:云何从业所生?...

【佛教词典】五恶段

(术语)无量寿经下明五恶之一章也。...

念佛感通清净实相

什么叫清净实相呢?清净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实相...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白话浅译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 明四明鄞江沙门妙什着 法...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

【推荐】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

谤骂世尊的婆罗门

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