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松。因此,追求定乐的人常常喜欢回到定中,不喜欢和尘世接触,导致厌世的结果。他们很可能长期隐居在深山里一直打坐,然后就在山里坐化、死亡。

然而,在定中死亡并不代表已经得到解脱。虽然他有禅定的功能和力量,可以暂时拋下色身的束缚,但如果贪爱定中的快乐,死后很可能会选择升到禅定天,继续住于定中。然而,经过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之后,等到定的力量消失时,他终究又会回到人间,有时甚至连人间都来不了,反而落到畜生道或其他境界里去了。

这是因为他在人世时,思想观念不清楚,没有做好功德、结好人缘,也没有很大的福报,只是禅定的工夫很好。所以等到定力退失后,还是会再回到生死之中接受果报。他可能成为神,也可能成为鬼,但无论如何,都还是在轮回里,仍然要受轮回之苦。

这种厌世者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们没有救度众生的心,只知道逃避现实。殊不知凡是逃避现实的人,就像逃避自己的影子一样,无论走到哪里,自己的影子总会跟着跑,怎么甩也甩不掉。因为欠别人的债还是要还,只要定力退失,一样要回到苦的环境中再接受苦报,所以禅定并不等于解脱。

在佛法的指导中,禅定只是一种过程、一种工具。如果没有禅定的基础,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诱惑或刺激,再加上自己的欲望无法平息,就会制造种种恶业。有过禅定的经验,就会知道五欲之乐并不究竟,至少能够少做恶业,也不会心不由己,随时可以指挥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行为,不受任何外境影响。我们需要以禅定工夫做为基础,但是有了这种工夫还不够,应该要更进一步求解脱。

所谓解脱,就是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后患,而且在观念上不以禅定的快乐为究竟,明了应发愿行菩萨道,到人间广度众生,以身作则、弘扬佛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如果能做到这样,虽然自己还在人世间和其他人在一起,可是能够不受环境影响、诱惑,所以不会造业,同时也能够与他人结善缘,帮助人们离苦得乐。

这个观念本身就是一种解脱,但这样的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自我突破,或是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行菩萨道的人,完全不考虑自己,只是不断地努力奉献,众生需要什么就奉献什么,他不为自己争取什么,也不会想要停留在任何快乐的层次或境界里。不但自己不被他人影响,也不会扰乱他人,可以在人群之中照常生活、照常奉献。这种人虽然还没有彻底解脱,但已经得到解脱的快乐。

行菩萨道的人因为还在滚滚尘世中做各种苦差事,所以在旁人眼中,也许会以为他活得很辛苦。其实,能够不为自己的欲求而奉献,就算得不到回馈也不计较,这才是最快乐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

禅门公案:谁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广德周禅师,承继青原行思法系,是...

不知最亲切

有时候出去旅行,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电视、没有听广...

走运与倒霉

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圣严法师:拜求观音菩萨的感应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

忙得好快乐,累得很欢喜

我常勉励人︰「忙、忙、忙,忙得好快乐;累、累、累,...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

判断是否为明师的四依法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

【佛教词典】落谢

谓现在之法,灭其作用,于过去中谢去。于佛教谛理中,...

【佛教词典】增进佛道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十。往生极乐,则有自然...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

做一个不后悔的人

一个落第的青年,穷途潦倒,后来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做...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做的好,不用念,...

最管用的观念就是轮回和因果

现在如果到中国,你作一个问卷调查,相信有轮回的、有...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

素食让我回归天性

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以后,我自然选择的是素食。这并非因...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

问: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 宽见法师答: 是功德很大。...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