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圣严法师  2010/0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我说:“要开悟就要把这个‘我’去掉,如果有“我”,就不能开悟。”结果多半的人听不懂,一时间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

因为通常的人都非常重视“我”,认为“我”是生存动力的来源,例如:因为“我”肚子饿了,所以“我”要拚命赚钱买东西吃;因为“我”希望有好名声,所以“我”努力工作,希望社会给“我”名誉荣耀。如果没有了“我”,就失去努力的动力;如果真的没有“我”的话,那我还来上什么课?听什么佛法呢?

后来我也觉得这样讲佛法,对初学者可能太困难、太高深了,所以决定先从“有我”开始谈起。其实佛法、禅法的修行,都是从有我开始的。“有我”是个著力点,即使说:“我愿无求”,也还是要有一个“我”来发这个愿;或是有人说:“我的烦恼很多,希望能除烦恼而证菩提,达到无我的境界。”这个无我的还是我。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从“有我”才能到“无我”。

一般人如果没有修行的功夫,根本不知道“我”究竟是什么,虽然每天都在讲,我的这个……,我的那个……,但事实上根本不清楚“我”是什么,还以为那一连串的妄念,以及每天看到的自己的影像,或是每天接触到的环境,就是“我”。实际上那不是“我”,而是“我的”。

有人说:我会思考,于是把自己的思想、念头当做了“我”。每天只想着那是我的、那不是我的;我的念头是我,坏的念头是我,好的念头也是我。那究竟哪一个念头才是真正的我呢?

也有人说:我的身体是我,我的观念是我,我的财产是我,我的环境是我,我的世界是我。但仔细分析,这里面并没有一样东西称得上是“我”。

又有人说:永恒的我才是我,但什么才是永恒呢?所有的思想、观念,说穿了不过都是一个一个串起来的念头,并不是永恒不变;我们的身体、外在的环境,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

以佛法、禅法的观点来看,在还没有开悟,还没有智能的时候,“我”只是一连串的妄念。即使已经是佛教徒,看了很多佛经,听了很多佛法,很多人依然烦恼很重,生气照样气,贪心照样贪,不该做的事情照样去做,为什么?因为还没有看清楚什么是“我”,结果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要能够主宰自我,一定是透过了解自我、肯定自我之后,才能进一步达到的。所以一定先要知道“我”是什么,才能肯定自我;肯定自我之后,才会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也才能够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改善自己、转变自己。如果不知道“我”是什么,要想提升也无从提升起。

事实上,“我”是自我,也是非我,它没有一定的面貌,且是可以透过修行来改善、转变的,当“我”转变了,所有“我的”也会跟著转变。

了解自我的第一步,首先要摒弃“我”的观念,要肯定自我是假的,是虚妄的,然后在“无我”上成长自我,以“非我”为我。不应该产生的念头不要产生,不应该讲的话不要讲,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相对的,该做的事情要努力做,该讲的话要多讲,该起的善念要尽量发挥。也就是,要“行一切的善,断一切的恶”,能够做到这样,就能渐渐体会何谓“无我”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一切皆是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

一击忘所知——香严禅师的悟道因缘

香严禅师和沩山禅师同为百丈禅师的弟子。香严禅师对于...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禅这个词含义很广泛,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有祖...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

解析禅的内涵

一、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永恒相 禅究竟是什么...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

修习禅定的一些方法

禅宗分五家: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宗是...

【佛学漫画】禅病

轮回中的众生就像是生病的人,每个人都犯有执着的病,...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

圣严法师:拜求观音菩萨的感应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

圣严法师《对处事态度的开示》

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佛教词典】盂兰盆经

(经名)佛说盂兰盆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盂兰盆...

【佛教词典】瞋恚增上果

【瞋恚增上果】 p1322 瑜伽六十卷六页云:若器世间,多...

阿弥陀佛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缘

问:诸方必有净土,何偏赞西方? 答:此亦非善问。假使...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

这五块钱成就了谁

美国海关有一批没收的脚踏车,在公告后决定拍卖,拍卖...

佛前十不求

火线军中一小卒,菩萨了脱不还俗。 菩提种子勤撒播,...

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这是怎么回事

问: 顶礼法师,也有一种说法,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

念佛是要为你的死后做准备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我们的神识借助着父母的缘来投胎...

梦参老和尚自述

我从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岁时小学没毕业,由...

把听经闻法纳入你的功课里面

【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为什么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

食肉十过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 一、众生...

浪费时间在世间事,那你没有做到至心信乐

临命终时,用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庄严这句名号,...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临终时,听到佛号的利益有多大呢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